笔趣阁 www.bqg22.com,曾国藩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能制夏之一隅。是知兵事之成败利钝,皆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近年书生侈口谈兵,动辄曰克城若干,拓地若干,此大言也。孔子 曰:"攻其恶,无攻人之恶。"近年渐进,才亦渐充。才识足以济世,何患世莫己知哉!
以上十六条,分之,则每一等人,各守四条;合之,则凡诸色人,皆可参观。圣贤之格言甚多,难以备述;朝廷之律例甚密,亦难周知。只此浅近之语,科条在此,黜陟亦在此,愿我同人共勉焉。咸丰十一年九月曾国藩识。
曾国藩又亲自作劝诫浅语十六条。其中劝诫州县四条,上而道府,下而佐杂以此类推:治署内以端本,明刑法以清讼,重农事以厚生,崇俭朴以养德。劝诫营官四条,上而将领,下而哨弁以此类推:禁骚扰以安民,戒烟赌以儆惰,勤训练以御寇,尚廉俭以服众。劝诫委员四条,向无额缺,现有职事之员皆归此类:习勤劳以尽职,崇俭约以养廉,勤学问以广才,戒骄惰以正俗。劝诫绅士四条,本省乡绅,外省客游之士皆归此类:保愚懦以庇乡,崇俭让以奉公,禁大言以务实,扩才识以待用。每条下又详作一百余字的具体说明。曾国藩命人分别写在四块一丈高四尺宽的大木板上,插在总督衙门大门两旁。一时引得安庆府里的人都来观看,齐声称道湖南来的总督为官正派,办事有方。派到各地的官吏委员,初时还有所畏惮,不敢放肆,时间一久,便近墨者黑,同流合污了。只有留在身边的幕僚,一来本有不少操守较好的人,二来处在曾国藩的严密监视之下,不能乱来。两江总督幕府,一时人物茂盛,才俊众多。
吴永《庚予西狩丛谈》中记录了李鸿章亲口对他说的一段话:"在营中时,我老师总要等我辈大家同时吃饭。饭罢后即围坐谈论,证经论史,娓娓不倦,都是于学问经济有益实用的话。吃一顿饭,胜过上一回课。他老人家又最爱讲笑话,讲得大家肚子都笑疼了,个个东歪西倒的。他自家偏一些不笑,以五个指头作耙,只管捋须,穆然端坐,若无其事,叫人笑又不敢笑,止又不能止。这真被他摆布苦了。"
每天早晚两次正餐,曾国藩常和幕僚们在一起吃饭。席上,国事、兵事谈得少,大多谈学问文章、野史轶事,甚至街谈巷议。这一天早上,两江总督衙门餐厅里,曾国藩又和幕僚们一起有说有笑地吃早饭。
"十年前,恩师只是一个以文名满天下的侍郎,这十年间,恩师创建湘军,迭复名城,门生不知,天下士人亦不知,恩师何以能建如此赫赫武功?"问话的是浙江德清才子俞樾。道光二十七年,俞樾参加会试复试,曾国藩是阅卷大臣。诗题为"淡烟疏雨落花天",命樾的试帖,首句为"花落春仍在"。曾国藩读后激赏之,称赞道:"咏落花而无衰飒意,与'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相似,他日所至,未可限量。"遂将俞樾拔置第一。俞樾为报答曾国藩的知遇之恩,将自己所作的诗文集命名为《春在堂集》。曾国藩一到安庆,他便弃官前来投奔。
"是荫甫在问吧!我告诉你,我有一个秘诀,今天传授给你,你千万莫轻授别人。"曾国藩微笑着,放下筷子,大家都笑了起来。俞樾说:"请恩师传授,门生决不外泄。""外人都不知,我有一部兵书,是一位道行精深的仙师传给我的。凭着它,我才能带兵打仗,由文人行统帅事。"幕僚们第一次听曾国藩讲仙师授兵书的事,都很惊讶,不少人脑子里立即浮起鬼谷子传书给苏秦、圯上老人赠书给张良的传说,还有人想起《水浒》里九天玄女送书给宋江的故事,大家将信将疑,都聚精会神地听下文。
曾氏所说的"挺经"故事,见《庚子西狩丛谈》一书中吴永所记的李鸿章转述。
"这部兵书名叫《挺经》。"曾国藩端起小汤碗,慢慢地喝。
"《挺经》?"幕僚中有人小声地念着。有的在交头接耳,悄悄地议论: "好奇怪的书名。"
"从没听人说过。"
"《挺经》有二十四条经文,我先给你们讲第一条。"曾国藩放下小汤碗,右手作五指梳,缓缓地梳理着胸前的长须,慢悠悠地说,"荷叶塘有个老头,一天,家里来了贵客。老头叫儿子到蒋市街买酒菜款待客人。儿子挑一担空箩筐出去了,一直到太阳偏西还不见回来。老头子急了,自己出门去找。在半路一丘水田田塍上遇到了儿子。"曾国藩说到这里停下来,又端小碗喝汤。大家尖起耳朵听着,不知老头的儿子买东西和"挺"有什么关系。"谁知儿子担着一担东西站在那里,在他对面也站着一个挑担子的人。两人你望着我,我望着你,都不动。老头一见急坏了,板起面孔骂儿子:'你这不成器的东西,家里等你的酒菜,等得人都跳起来了。你却死了一样地站在这里不动,你到底要做什么?'儿子委屈地说:'他不让我过去。'老头对那人说:'兄弟,你下田放他过来吧!'那人怒道:'你好偏心!你为什么不叫他下田,放我先过去呢?'老头说:'兄弟,你人高,他人矮,你可以下田,他不能下田;再说你是杂货,他是吃的东西,你的货可以浸水,他的货不能浸水。'那人越发气了:'你看不起我的货!他小我大,他越要让我,我不能让他。'老头也气了:'罢,罢!只有我下田了。'老头脱去鞋袜,站到水田里,用手托过那人的担子。这才把那人打发了,和儿子挑着担子回来。这就是《挺经》中的第一条。"曾国藩微笑着闭住嘴,大家听后似懂非懂。俞樾说:"恩师,你老刚才讲的只是《挺经》中的一条,还有二十三条呢?""今天只讲这一条,以后再慢慢地讲给你们听。"曾国藩端坐着,不再说话了。大家继续低头吃饭,一边嚼着饭菜,一边也在咀嚼着这条经文的含义。二十二岁的桐城才子吴汝纶,先是抱着听传奇故事的心情来听《挺经》的,现在觉得乏味,他一贯耐不得沉默,左右张望了一眼,指着旁边的武昌古文家张裕钊对大家说:"诸位发觉没有,廉卿兄的头发都变青了。"张裕钊虽只三十九岁,却头发花白,他不满意自己未老先衰,昨天特地染了。于是众人的眼睛都转向正在吃饭的张裕钊,弄得张裕钊很不好意思。
"陆展染须发,欲以媚侧室。"吴汝纶调皮地背了两句南朝何长瑜的诗来讥笑他。
"我哪有什么侧室啊!"张裕钊大笑起来,望了一眼对面的李善兰说,"我看壬叔兄比我大十多岁还满头乌发,不染,对不起他呀!"
徐凌霄、徐一士著《凌霄一士随笔》第九卷:"曾国藩好诙谐,'如夫人"同进士'之巧对,相传为其以谑召侮之事,谈往者每及之。如梁启超于《新民丛报》所记云:曾文正以三甲检讨出身,生平以为第一寸艮事,有言及者,辄目怫郁。一日与幕中诸乡人宴饮,座客某以惧妾癖闻,文正戏之曰:'我有一联,请君属对:代如夫人洗脚。'其客应声曰:'赐同进士出身。'文正大惭恚。"又,朱克敬撰《雨窗消意录》甲部卷二:"然国藩终以不登二甲为恨。至督师两江时,偶与宾客语及'如夫人'三字无对,李元度应声曰'同进士'。曾色变,李亦惭悔,久之乃解。"
大家都笑了起来。笑过后,曾国藩说:"挚甫提到侧室,我倒想起一件事。前几天有人跟我说,'如夫人'失对。我想了几天想不起,你们想想有什么好的下句。""有!"曾国藩话音刚落,吴汝纶便急着嚷起来。
"快说呀!"大家催促。
"同进士!"吴汝纶冲口而出。
"对得妙!"有人喊。
曾国藩听了,脸色一变。俞樾看在眼里,暗暗骂道:"这个鲁莽的吴挚甫,卖弄小聪明,这下闯大祸了。"他沉下脸,举起筷子指着吴汝纶说:"你混说些什么!"这时,吴汝纶才意识到失言了,满脸通红,局促不安。
"挚甫,你帮我解了一个大难题。"曾国藩很快恢复了常态,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今后好好努力,桐城出了你这样才思敏捷的后起之秀,桐城文派的振兴大有希望。"听了这句话,吴汝纶和在座的全体幕僚无不感动不已。吴汝纶心想:今天假若是遇到黄祖那样的人,说不定无意之间便把脑袋丢了!
"中堂大人,你老说起桐城文派,我记起前天接到吴南屏的信。"说话的是二十六岁的年轻人黎庶昌,贵州贡生,以上书论时事受朝廷重视,派来安庆军营。曾国藩见黎庶昌气宇不凡,古文尤其作得好,甚是喜爱,便留在幕府中,黎庶昌与吴南屏是文字之交的好友。
"南屏信里说了些什么?"曾国藩一向看重吴南屏的文才。吴南屏为人疏懒,极少写信,这次来信,必有要事。
"他说要与中堂打官司,先叫我露个信给你老。"黎庶昌的话把大家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了,一齐停下筷子注意听。
"他有什么事要跟我打官司?"曾国藩不解。
《欧阳生文集序》:"昔者,国藩尝怪姚先生典试湖南,而吾乡出其门者,未闻相从以学文为事,既而得巴陵吴敏树南屏,称述其术,笃好而不厌,而武陵杨彝珍性农、善化孙鼎臣芝房、湘阴郭嵩焘伯琛、溆浦舒焘伯鲁,亦以姚氏文家正轨,违此则又何求?最后得湘潭欧阳生。生,吾友欧阳兆熊晓岑之子,而受法于巴陵吴君、湘阴郭居,亦师事新城二陈。其渐染者多,其志趋嗜好,举天下之荚,无以易乎桐城姚氏者也。"
"为《欧阳生文集序》一文。"黎庶昌答。
前两年,欧阳兆熊将其早逝的儿子欧阳勋的文章汇编起来,刻了个集子留作纪念。欧阳勋曾向曾国藩请教过学问,于是欧阳兆熊便请老友作篇序言。那时曾国藩还在建昌,一口答应。
"这篇文章犯着他什么了?"曾国藩觉得有趣,笑着问。
"吴南屏说,他对中堂未经他允许,就将他列入桐城文派在湖南的传人大为不满。他说一则根本就不存在桐城文派,二则他素不喜欢姚鼐,中堂硬要把他划为姚鼐派,他很愤慨。还说什么果以姚氏为宗,桐城为派,则中堂之心,殊未必然。""哈哈哈!"曾国藩大笑起来,他想起咸丰二年回湖南,在岳州城里听欧阳兆熊讲"岳州四怪"的往事,真是个"怪才吴举人"!
"我说什么事,就为这个。莼斋,你给他回一封信,就讲曾某人说的,他吴举人的大名列入桐城文派传人一案已定谳了,他要跟我打官司,会无人受理。最好还是照我们荷叶塘有钱人的样子,拿出五百两银子来贿赂我,我再写篇文章,为他洗刷这个冤案,私了算了!"当黎庶昌还在作古正经地说"南屏是个穷书生"的时候,满厅幕僚早已捧腹笑开了。
"大人,有两个士子要拜见。"荆七进来说。
"好!叫他们稍等一下,我换了衣服就来。"曾国藩起身,四面扫了一眼,客气地说,"大家慢慢吃,我失陪了。"
能制夏之一隅。是知兵事之成败利钝,皆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近年书生侈口谈兵,动辄曰克城若干,拓地若干,此大言也。孔子 曰:"攻其恶,无攻人之恶。"近年渐进,才亦渐充。才识足以济世,何患世莫己知哉!
以上十六条,分之,则每一等人,各守四条;合之,则凡诸色人,皆可参观。圣贤之格言甚多,难以备述;朝廷之律例甚密,亦难周知。只此浅近之语,科条在此,黜陟亦在此,愿我同人共勉焉。咸丰十一年九月曾国藩识。
曾国藩又亲自作劝诫浅语十六条。其中劝诫州县四条,上而道府,下而佐杂以此类推:治署内以端本,明刑法以清讼,重农事以厚生,崇俭朴以养德。劝诫营官四条,上而将领,下而哨弁以此类推:禁骚扰以安民,戒烟赌以儆惰,勤训练以御寇,尚廉俭以服众。劝诫委员四条,向无额缺,现有职事之员皆归此类:习勤劳以尽职,崇俭约以养廉,勤学问以广才,戒骄惰以正俗。劝诫绅士四条,本省乡绅,外省客游之士皆归此类:保愚懦以庇乡,崇俭让以奉公,禁大言以务实,扩才识以待用。每条下又详作一百余字的具体说明。曾国藩命人分别写在四块一丈高四尺宽的大木板上,插在总督衙门大门两旁。一时引得安庆府里的人都来观看,齐声称道湖南来的总督为官正派,办事有方。派到各地的官吏委员,初时还有所畏惮,不敢放肆,时间一久,便近墨者黑,同流合污了。只有留在身边的幕僚,一来本有不少操守较好的人,二来处在曾国藩的严密监视之下,不能乱来。两江总督幕府,一时人物茂盛,才俊众多。
吴永《庚予西狩丛谈》中记录了李鸿章亲口对他说的一段话:"在营中时,我老师总要等我辈大家同时吃饭。饭罢后即围坐谈论,证经论史,娓娓不倦,都是于学问经济有益实用的话。吃一顿饭,胜过上一回课。他老人家又最爱讲笑话,讲得大家肚子都笑疼了,个个东歪西倒的。他自家偏一些不笑,以五个指头作耙,只管捋须,穆然端坐,若无其事,叫人笑又不敢笑,止又不能止。这真被他摆布苦了。"
每天早晚两次正餐,曾国藩常和幕僚们在一起吃饭。席上,国事、兵事谈得少,大多谈学问文章、野史轶事,甚至街谈巷议。这一天早上,两江总督衙门餐厅里,曾国藩又和幕僚们一起有说有笑地吃早饭。
"十年前,恩师只是一个以文名满天下的侍郎,这十年间,恩师创建湘军,迭复名城,门生不知,天下士人亦不知,恩师何以能建如此赫赫武功?"问话的是浙江德清才子俞樾。道光二十七年,俞樾参加会试复试,曾国藩是阅卷大臣。诗题为"淡烟疏雨落花天",命樾的试帖,首句为"花落春仍在"。曾国藩读后激赏之,称赞道:"咏落花而无衰飒意,与'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相似,他日所至,未可限量。"遂将俞樾拔置第一。俞樾为报答曾国藩的知遇之恩,将自己所作的诗文集命名为《春在堂集》。曾国藩一到安庆,他便弃官前来投奔。
"是荫甫在问吧!我告诉你,我有一个秘诀,今天传授给你,你千万莫轻授别人。"曾国藩微笑着,放下筷子,大家都笑了起来。俞樾说:"请恩师传授,门生决不外泄。""外人都不知,我有一部兵书,是一位道行精深的仙师传给我的。凭着它,我才能带兵打仗,由文人行统帅事。"幕僚们第一次听曾国藩讲仙师授兵书的事,都很惊讶,不少人脑子里立即浮起鬼谷子传书给苏秦、圯上老人赠书给张良的传说,还有人想起《水浒》里九天玄女送书给宋江的故事,大家将信将疑,都聚精会神地听下文。
曾氏所说的"挺经"故事,见《庚子西狩丛谈》一书中吴永所记的李鸿章转述。
"这部兵书名叫《挺经》。"曾国藩端起小汤碗,慢慢地喝。
"《挺经》?"幕僚中有人小声地念着。有的在交头接耳,悄悄地议论: "好奇怪的书名。"
"从没听人说过。"
"《挺经》有二十四条经文,我先给你们讲第一条。"曾国藩放下小汤碗,右手作五指梳,缓缓地梳理着胸前的长须,慢悠悠地说,"荷叶塘有个老头,一天,家里来了贵客。老头叫儿子到蒋市街买酒菜款待客人。儿子挑一担空箩筐出去了,一直到太阳偏西还不见回来。老头子急了,自己出门去找。在半路一丘水田田塍上遇到了儿子。"曾国藩说到这里停下来,又端小碗喝汤。大家尖起耳朵听着,不知老头的儿子买东西和"挺"有什么关系。"谁知儿子担着一担东西站在那里,在他对面也站着一个挑担子的人。两人你望着我,我望着你,都不动。老头一见急坏了,板起面孔骂儿子:'你这不成器的东西,家里等你的酒菜,等得人都跳起来了。你却死了一样地站在这里不动,你到底要做什么?'儿子委屈地说:'他不让我过去。'老头对那人说:'兄弟,你下田放他过来吧!'那人怒道:'你好偏心!你为什么不叫他下田,放我先过去呢?'老头说:'兄弟,你人高,他人矮,你可以下田,他不能下田;再说你是杂货,他是吃的东西,你的货可以浸水,他的货不能浸水。'那人越发气了:'你看不起我的货!他小我大,他越要让我,我不能让他。'老头也气了:'罢,罢!只有我下田了。'老头脱去鞋袜,站到水田里,用手托过那人的担子。这才把那人打发了,和儿子挑着担子回来。这就是《挺经》中的第一条。"曾国藩微笑着闭住嘴,大家听后似懂非懂。俞樾说:"恩师,你老刚才讲的只是《挺经》中的一条,还有二十三条呢?""今天只讲这一条,以后再慢慢地讲给你们听。"曾国藩端坐着,不再说话了。大家继续低头吃饭,一边嚼着饭菜,一边也在咀嚼着这条经文的含义。二十二岁的桐城才子吴汝纶,先是抱着听传奇故事的心情来听《挺经》的,现在觉得乏味,他一贯耐不得沉默,左右张望了一眼,指着旁边的武昌古文家张裕钊对大家说:"诸位发觉没有,廉卿兄的头发都变青了。"张裕钊虽只三十九岁,却头发花白,他不满意自己未老先衰,昨天特地染了。于是众人的眼睛都转向正在吃饭的张裕钊,弄得张裕钊很不好意思。
"陆展染须发,欲以媚侧室。"吴汝纶调皮地背了两句南朝何长瑜的诗来讥笑他。
"我哪有什么侧室啊!"张裕钊大笑起来,望了一眼对面的李善兰说,"我看壬叔兄比我大十多岁还满头乌发,不染,对不起他呀!"
徐凌霄、徐一士著《凌霄一士随笔》第九卷:"曾国藩好诙谐,'如夫人"同进士'之巧对,相传为其以谑召侮之事,谈往者每及之。如梁启超于《新民丛报》所记云:曾文正以三甲检讨出身,生平以为第一寸艮事,有言及者,辄目怫郁。一日与幕中诸乡人宴饮,座客某以惧妾癖闻,文正戏之曰:'我有一联,请君属对:代如夫人洗脚。'其客应声曰:'赐同进士出身。'文正大惭恚。"又,朱克敬撰《雨窗消意录》甲部卷二:"然国藩终以不登二甲为恨。至督师两江时,偶与宾客语及'如夫人'三字无对,李元度应声曰'同进士'。曾色变,李亦惭悔,久之乃解。"
大家都笑了起来。笑过后,曾国藩说:"挚甫提到侧室,我倒想起一件事。前几天有人跟我说,'如夫人'失对。我想了几天想不起,你们想想有什么好的下句。""有!"曾国藩话音刚落,吴汝纶便急着嚷起来。
"快说呀!"大家催促。
"同进士!"吴汝纶冲口而出。
"对得妙!"有人喊。
曾国藩听了,脸色一变。俞樾看在眼里,暗暗骂道:"这个鲁莽的吴挚甫,卖弄小聪明,这下闯大祸了。"他沉下脸,举起筷子指着吴汝纶说:"你混说些什么!"这时,吴汝纶才意识到失言了,满脸通红,局促不安。
"挚甫,你帮我解了一个大难题。"曾国藩很快恢复了常态,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今后好好努力,桐城出了你这样才思敏捷的后起之秀,桐城文派的振兴大有希望。"听了这句话,吴汝纶和在座的全体幕僚无不感动不已。吴汝纶心想:今天假若是遇到黄祖那样的人,说不定无意之间便把脑袋丢了!
"中堂大人,你老说起桐城文派,我记起前天接到吴南屏的信。"说话的是二十六岁的年轻人黎庶昌,贵州贡生,以上书论时事受朝廷重视,派来安庆军营。曾国藩见黎庶昌气宇不凡,古文尤其作得好,甚是喜爱,便留在幕府中,黎庶昌与吴南屏是文字之交的好友。
"南屏信里说了些什么?"曾国藩一向看重吴南屏的文才。吴南屏为人疏懒,极少写信,这次来信,必有要事。
"他说要与中堂打官司,先叫我露个信给你老。"黎庶昌的话把大家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了,一齐停下筷子注意听。
"他有什么事要跟我打官司?"曾国藩不解。
《欧阳生文集序》:"昔者,国藩尝怪姚先生典试湖南,而吾乡出其门者,未闻相从以学文为事,既而得巴陵吴敏树南屏,称述其术,笃好而不厌,而武陵杨彝珍性农、善化孙鼎臣芝房、湘阴郭嵩焘伯琛、溆浦舒焘伯鲁,亦以姚氏文家正轨,违此则又何求?最后得湘潭欧阳生。生,吾友欧阳兆熊晓岑之子,而受法于巴陵吴君、湘阴郭居,亦师事新城二陈。其渐染者多,其志趋嗜好,举天下之荚,无以易乎桐城姚氏者也。"
"为《欧阳生文集序》一文。"黎庶昌答。
前两年,欧阳兆熊将其早逝的儿子欧阳勋的文章汇编起来,刻了个集子留作纪念。欧阳勋曾向曾国藩请教过学问,于是欧阳兆熊便请老友作篇序言。那时曾国藩还在建昌,一口答应。
"这篇文章犯着他什么了?"曾国藩觉得有趣,笑着问。
"吴南屏说,他对中堂未经他允许,就将他列入桐城文派在湖南的传人大为不满。他说一则根本就不存在桐城文派,二则他素不喜欢姚鼐,中堂硬要把他划为姚鼐派,他很愤慨。还说什么果以姚氏为宗,桐城为派,则中堂之心,殊未必然。""哈哈哈!"曾国藩大笑起来,他想起咸丰二年回湖南,在岳州城里听欧阳兆熊讲"岳州四怪"的往事,真是个"怪才吴举人"!
"我说什么事,就为这个。莼斋,你给他回一封信,就讲曾某人说的,他吴举人的大名列入桐城文派传人一案已定谳了,他要跟我打官司,会无人受理。最好还是照我们荷叶塘有钱人的样子,拿出五百两银子来贿赂我,我再写篇文章,为他洗刷这个冤案,私了算了!"当黎庶昌还在作古正经地说"南屏是个穷书生"的时候,满厅幕僚早已捧腹笑开了。
"大人,有两个士子要拜见。"荆七进来说。
"好!叫他们稍等一下,我换了衣服就来。"曾国藩起身,四面扫了一眼,客气地说,"大家慢慢吃,我失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