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bqg22.com,末法时代之第七重天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高古清清嗓子,说道:“五百年前,魔族异动,常到五伦山南一带活动,却没有得到天央国的重视。天央帝国千年平安,似乎人人都得了一种怪病,那就是倦慵自大。对于魔族的事,群臣只管议论,上奏完了就像没事一样。天央皇在享乐之中,从没仔细看过奏章。帝国四海威仪的,因此平安的帝国年年无事,也没什么大事。人们对生活满意,农人存粮、酿酒;牧人放牧,自由自在;商人也不着急,不会急功近利;官吏都没什么事要管的,整个天央帝国阳光明媚,歌舞升平,快乐始终弥撒在大地上,弥撒在人们心中。有一个叫鲍丝囊的人,系本朝兵部神武堂都尉。”
大目健连听到“鲍丝囊”三个字,立刻想到中洲国的那个老汉的话,正了一下身子,要知道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鲍丝囊原是神武堂一名尺头(尺头下管十人)。帝国无事,这神武堂也碌碌无为,一个个悠闲自在,早把正事忘记了,喝酒下棋成了风气。这鲍丝囊为人老好,胸无大志,与前任都尉钟四郎最为交好,两人对下棋成迷。钟都尉棋瘾一发,深夜也会叫上鲍尺头来对弈几局,有时约定下堂之后饮酒下棋。这鲍丝囊不讨好不巴结,不让棋,加上两人棋艺相当,钟都尉欣赏他的为人,二人便成了知交,鲍丝囊也觉得这位上司实是平生第一好友。
这神武堂武学修习分为两种,玄系和魂系,都是当今武学心法正宗流派,两派轮流执撑神武堂,钟四郎是玄派大师,这鲍丝囊系魂派大师,两人在礼部被人戏称为‘黑白分明,中饱私囊’。这个称谓没有什么特别讽刺之意,这‘中饱私囊’也是取二人的姓名的谐音,更多的是说二人十分要好。两人也不在意,一笑了之。甚至在公开场合约定下棋自己也会自嘲说要去‘中饱私囊’了。渐渐地他二人却于这黑白曲折、波澜进退之中却悟出了一套拳掌拆御之法,想这黑白棋子曲折缠绕,于尺寸间烽烟卷地,气宇恢弘,时日一长,他二人本就是于武学修习有大造诣之人,渐渐二人在对弈之后,总不免拳掌之间拆御几招,他二人使用真气不同,一玄一魂,不知不觉之中探讨起如何在武学上用上这黑白之法,有一日二人觉得这套拆御法门成熟了,私下取一名称叫做‘黑白十三式’,在公开场合从不宣扬他们的这套武功。其实当时玄魂二系有些嫌隙,到底嫌隙什么,无人会说,却人人心中明白,竟是隐隐有些门派之嫌,故此二人于这新创武功,竟是心意相同,无论如何也不说出口。
恰逢那一年更换堂主,钟四郎是玄系派,要交出堂主之位,让与玄系。便在上司面前极力推荐鲍丝囊,无奈这位仁兄实是内心单纯,无意当官,全力推诿,表明自己只愿做一个魂师,随时听奉调派,不愿争这个堂主,说到后来干脆闭门不出,十天不和钟四郎下棋。这下钟四郎急了,此事也就作罢。鲍兄弟这种性格也勉强不来。
谁知这鲍丝囊却是一个极其耿直不通世务而且一根筋到底的人,魂系比武选拔堂主,他早已言明不当堂主,却在比武场上认真较劲,一路比了下去,连比连赢,众人只觉他武功与从前别具一格,腾挪拆防与从前大是不同,众武士一一败下阵来,待到最后一场,又是他胜,他茫然四顾,问道:“没了?”兵部主考宣布他为本次轮执堂主之时,他却目瞪口呆,抓抓后脑,原来他只顾比试武功,却早已忘了这是一场争夺堂主之战,到得最后却又不想当这自己争来的堂主之位,但事已至此,只得上任。
鲍丝嚢入主神武堂,官封都尉,与钟四郎及部司众人继续往日生活。一年后,兵部来一纸令:着神武堂抽调一干人等,勘察五伦山南麓魔人活动情形,三日内启程,不得有误。众人此时都知道皇上中和了宰相张和与太尉陈辽击的奏谏,要做那未雨绸缪之事。此事第一任务便着落在了神武堂。最懊悔的是鲍丝囊,按他的性格,实在是不愿意,想想乾坤朗朗,歌舞升平,好端端地去刺探魔族,就是吃饱了撑的一件事。想归想,恼归恼,这位鲍都尉点了十名好手,邀请了钟四郎,集合完毕,不日出发。一行人走过城镇,乡村,平原进入五伦山,历经几个月,都没有见到魔族人的影。鲍都尉与大家商议,派两个人回兵部禀明情形,就说暂时没发现异常,余下十人将继续勘探。又是几个月,仍然没有新的发现,又派两个人回兵部如前一次一样报告。这样一年下来,共派回去四拨,都是一样的报告。兵部将情况如实向皇帝回明,顿时人人松懈下来,都想:魔族慑于我大天央国威鼎盛,哪里敢轻举妄动?说不定魔族就如野兽,就是开路让他们出山,他们也永远不会离开五伦山。如今情报解除,正好乐得个个逍遥。于是整个天央国如前笙歌丝竹,一派大好景象。
再说鲍丝嚢一行还剩下四人,心情舒畅,乐得在山中游山玩水。后来越来越走得远,待他们发觉,早已迷失在巍巍五伦山中。四人掉头回走,却已经找不到原路,只得在山中乱走,依着大致的方向行来。一行人心里祈祷着别遇上什么怪兽,最好连神兽也别遇见,据说神兽也讲究人缘,不是所有神兽都与人为善,因为它能看透人心,想着这一层,当然是神兽不见也罢。忽一日,发现一个坑洞,洞口有一人高,洞道平行深入,洞里漆黑,有一人往里扔了一个石头,只有一部分声音传回来,还有一部分声音一直往里传,也不知道有多深。洞口下方一条宽宽的隆起,延伸到山下,长满了草木,看得出来是洞里被清理出来的土往下倾泻而成,可能年代久了,不仔细是看不出来。众人想不出什么人为什么要挖这个洞。再走一日,又见到一个这样的人工开凿的山洞,这一次看到的山洞周边明显草木更低矮,可以想象这个山洞废弃的时间更短。过了几日,又看到一个更大的,洞口往下泻的土上很少草木,都能看见新鲜的土,显然这里不久之前都有人活动。四人顿时警觉起来,知道自己无意之中进入了一个不为人所知世界了。便计议要隐蔽行迹,走出大山,回去禀报这个发现。钟四郎看看地形,知道当下所处之地仍在山南,心下稍宽。魔人这两个字在四人心里始终不敢想及,就是聊天时也是不愿再提到了,大家只愿是山中土人挖的洞。但是这片山里树木深深、泡壑纵横,莽莽苍苍,一路走来就没见过人。这天,转过一个山坳,忽然眼前出现一条幽幽小径,两旁树木掩映,弯弯曲曲往山顶上通去。路上用小石嵌入,密密麻麻,干净整洁。四个人一脚踩上去,说不出的清爽利落。许多日子以来,都是在山里一边开路一边前行,湿气很大,泥土沾身,这一下终于有条路,全身上下说不出的舒服。虽然众人到这时已经非常疲累了,但是钟鲍二人还是大有疑问,只觉得这条路出现得匪夷所思,另外二人却不管这个,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忽然一阵香气扑鼻而来,四人心情好了许多,你道这是一阵什么香味,有食香,麝香,烟香,女香……所有美好的香都来了。众人精神一振,沿着石子山路寻香而走,越走香气越浓,越是沁人心脾,原来这香竟是通过这条路漫来的。钟鲍二人起了戒心,要拉住另外二人,竟拉不住,那二人大步流星地寻香而走,脸上愈加高兴,中邪一般。钟鲍二人功力更高,压制住内心的兴奋,一路追赶。
堪堪要到山顶,只见一个香亭,小巧秀气,亭亭玉立在青松翠绿之中,亭上横框挂着一小匾,写着‘得心’。亭中坐一僧人,背影端庄。原来那股奇妙的香气是这里散发出来。四人紧走几步来到亭中,原来这山路到此已断,再往前是悬崖,对面也是悬崖,两崖之间深不见底。那僧人面对的是前方两崖合扰的地方,那里一股飞瀑下泻,却没有多大的轰鸣,原来那条瀑布还在半空,就已飘散成水雾,峡谷之中水雾弥漫,神秘灵秀。”
宋刚惊道:“正是我今日所见的,难道我们与当初的探险队所处同一地方?”
大目健连说:“听来略有不同,当日探险队所处似乎与我们隔崖相对。”
高古说:“明日一见,一定就知道了。众人正要上前寻问这是哪儿,那僧人转身说道:‘四位官人为我香力所引,贫僧幸喜之至,欢迎之至。’四人自然不知什么是香力。”
在坐也无人知道,只有大目健连轻轻哦了一声,又哎呀一声,好像对这奇怪的事很熟悉,可是又充满恐怖,众人都知道要令这位有道高僧恐怖,除非是不可抗拒的强大邪恶力量。
高古续道:“钟鲍二人尚在醒中,潜运真力,以防突发。只见这僧人中年俊美,翩翩儒雅,说话声音阴阳重合,刚柔有致,宛如天籁,直教人昏昏欲睡,又莫名愉悦,真不知世上有这么让人迷醉的声音。那僧人又道:‘贫僧小号日月,待贫僧聊献拙技,粗奏一曲,以琴伴景,聊助雅兴。’说完轻抚三尺瑶琴,十指婉动,立时流泻出一曲绝妙声乐,用他绝美的嗓音浅唱低吟,歌乐相衬,自古难寻。”
大目健连叫道:“完了,不好!”
高古笑笑道:“正是,大师早已知晓,这个故事不必讲啦!”
大目健连摆摆手说道:“我实不知道这个故事,香力过后,又是声力,这种邪恶魔力不可抗拒的**力却是我知道的。”
高古服气道:“大师果然是高人,但是偏偏就有一人抗住了他的魔力。”
大目健连说道:“这倒奇了,到底是哪个奇人有这等功力?”
“确实两波魔力,果然一波比一波汹涌。忽然琴声激越,似乎就要穿透山石水木,吟声也不再悠扬婉转,那日月佛扬脖远视,词调变慢,声线高吭之极,直入人心肺腑百骸。到了这时,钟鲍二人立马失了定力,心神失守,手足起舞,心情快乐到极致,舒畅到极致。对琴音歌声顶礼膜拜,从此失去自我。如此不知是十天或是半月,那日月佛每天都来,带来美食醇酒,又以琴乐美喉相伴,四人在此似神仙般活着。一日,那日月佛不弹不唱,讲起经来。”
小目说道:“好羡慕他们啊!他们真是有缘,琴声歌声佛声都教他们享受了。”
大目健连说道:“呸!你能看穿什么?那日月佛先以天上地下从古至今第一等魔力摧残了四人的心灵,此后,以琴声歌声相伴四人,以致四人心神迷失,想那声力香力此等高深魔力何等厉害,钟鲍四者浑然不知自己已然渐渐坠入万复不劫之境,殊不知邪恶已经深深种植在他们那从来都是纯洁的心中。这时再以经义唆诱,想必讲的不是好经。”
高古道:“目大师是识经之人,我们欲界第七天从未有经典谱照世人,钟鲍四人是第七重天第一个听经之人,就是五百年后的我们,也是不知何为真经,何为邪经,大师,难道佛经也有好坏之分?”
大目健连道:“此经我未曾拜读,想我佛大彻大悟,尊号释迦牟尼,意为通天彻地,大彻大悟,对世人讲经说法,教世人为善,众弟子记录整理成经,但凡后来者各有见解,以致流派众多,所谓三藏十二部之说的就是。以我所见,初入门庭的当读《阿含经》。《椤伽经》不立门相,老少皆可。诸如《金刚经》、《般若经》等等,就高深些,但凡心中有佛,览读我佛宗经都是有益无害。只不知你说的是哪一部?”
高古说:“此经有一名,叫做《本照经》。”
大目健连道:“佛经流传至天界,本在预料中,想那天界能人众多,或有自己心得,便改了经名,那也是有的,只不知经义说的是什么?”
高古道:“此经第一句:如是我闻,佛义从心,所为从心,我欲从心。”
大目健连道:“不是,不对。咦!一切从心,心若为私伪善,岂能一切从善哉?咦!不对不对!”
宋夫人也背诵道:“是故,是恶,是善,恶恶有金,善善无怜……”
大目健连唱个佛诺,低眉道:“罪过!这更加错了。为恶就有钱,为善就贫苦,就要遭人鄙视,世上实无此道理,这话实在有违我佛道义。”
宋刚站起背道:“因我之不见,谓为虚诞无有。”
大目健连惊道:“错错错!那许许多多不见的,才更是我等必修之功课啊!”
高古道:“后世流传此经为三藏总经,适才听大师言,三藏十二部似无后篇,但《本照经》却明明是一部经。这真叫人难解!”
大目健连道:“邪经,邪经。真想不到这魔王生生把一个平和美丽的第七重天搞乱了五百年。”
宋刚问道:“大师,你认识这个日月佛吗?”
大目健连说道:“他就是魔王,是佛界的第一败类,邪见第一的犯戒之人。”
“他是谁?”高古宋家母子三人齐问。
大目健连压低声音道:“此人身具魔力五功,他的香力,味力,声力,色力,细滑力当世独有,也许我们今日的交谈已经被他感觉到,他的名字从此不要再问,切记切记!”
这时周围已经漆黑,渐渐凉意浓重,无尽的暗夜里顿时充满恐怖。大目健连抓起一堆柴草,玄运于掌,劲透食指,犹如一根火炭,柴草燃了起来,众人的脸红红的,小目已经趴在宋夫人腿上睡着了,宋夫人脸上满是恐惧。大目健连在地上抹平一块,用树枝在上面划着,众人凑过去看,写着“波旬”二字。宋刚读道:“波……”大目健连按住他的口,另一手在火上一按,那火顿时熄灭,众人又陷入黑暗中。
大目健连说道:“切记!再不可提及这人的名字。高将军,那个‘中饱私嚢’和两个随从后来如何?这件事的始末怎么如此详细?”众人都知道大目健连说的“败类”就是魔王波旬,宋夫人不自禁打了个冷战,宋刚说:“妈。”语气坚强有力,宋夫人顿时目光盛满温柔,眼中除了儿子再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左右自己的心思。
高古道:“记住了,原来五百年的风云变幻事出有因。也许冥冥之中上天早有安排,要让这个……假佛……的阴谋败露。”他说到“假佛”二字声音极细,果然不提魔王名字。“哼”了一声,继续说道:“在这之前,四人迷路当中,有一日找不到食物,忽然看到一块草坪之上长着一片红菇,但没人敢吃。钟四郎为了不让大家挨饿,率先吃了一口,想不到昏死半日才悠悠醒转,偏偏就是这一口尝试,既救了他却最终也害了他。原来他吃了那口菇,身体膨胀难奈,心头躁动,对于魔王的香力声力无法感应,所受侵害最小。所幸他极度聪明,知道同伴受到魔力的蛊惑,情势万分凶险,就假装和其他三人一道神魂颠倒,竟瞒过了魔王。又经过一个月的,几个人对《本照经》深信不疑,狂热膜拜。钟四郎眼见兄弟性情大变,知道此经毒性不浅,因此看时也是假装,从不敢认真又过得此时日,三个人互相研究起经义来,常常拉上钟四郎共同探讨,每当这时,他就嗯呐啊呀地附和。如此一来,经义再也明白不过,教人自私自利,争权夺位等等。虽然文字表述没这么露骨,但是文理美丽,朗朗上口,教人深中其毒。有时魔王也问些钟四郎学习如何,他就照着从那三人听来的重复几句。魔王说他思考不够,但能明白大义也算不易。魔王继续引诱他们,有一日问他们四人这第十三部经书经中要义对自己是否有助,钟四郎与兄弟都说读后心中豁然开朗,对于为人处世、辨别人心有如拨云见日,要是早明白这里面包罗万象的真理,早不是今日形状。魔王满意,又问要是此经流传于世,对于第七重天的人们帮助能否与他们一样多。钟四郎大惊,心想此邪经通篇伪善假仁,要是世人被蒙骗,第七重天上至仕官达人,下至普通百姓,不是要人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当下不敢言语。鲍私嚢兴奋道:‘谢我佛信任,我等愿做传经人?普救世人于苦难。’那日月佛再次满意,给了他们许多金子。说不会亏待他的传经人,说罢隐去。留下四人日日研讨这部佛经,钟四郎稍有不同意见,三人立即反驳,说是经中每一句都是至理名言,以前愚钝,怎么就不懂得这大好的真义。你钟四郎比我们更蠢笨,想是做人做成石头了,就不知道变通。竟然直呼他钟四郎,毫无尊敬之意,钟四郎知道他们已中毒至髓,再也无可挽救。心下便打算起如何脱身之计。又听那三人开始计议如何如何将经书发扬光大,甚至每个人都成为佛前护法,或是传经使者,日后身具无上荣耀。钟四郎越听越厌恶。次日,日月佛又来,四人齐声恭迎,接着昨日话题再次表明心迹,日月佛非常满意,又给了四人许多珍珠,然后把四人往悬崖下一推,四人直坠下去,云里雾里来到一个城镇,钟四郎魂飞魄散。这就是传说中的魔窟,建在一个幽谷中,四周是高耸入云的山峰,整个幽谷被山顶云雾遮蔽,山上与谷下是两不相望,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个隐秘之所。谷中依山临水建了无数的石堡,这里住着的便全是魔人。魔王带四人进了一座白色的堡中,是这里的书院,里面有一些魔人在研究《本照经》,有一些女魔人在给小孩念。又到另一个小点的厅,一些老态的魔人在磨平的铁板上刻着魔族的文字,钟四郎起初不知这些人刻的是什么,再一看,每个人边上都摆着一部《本照经》,立刻心下彷徨,魔人不但刻的也是这部经书,而且看来魔人早已通晓人族文字,可以想到魔人对人族的了解程度是非常深刻了,想到人族对魔族一无所知,就算自己是第一个进入魔窟的人,也是懵懵懂懂,要是人魔有一日战争烽烟乍起,以魔族对人族的深知,人类岂不是无路可走,自己的家人亲友肯定会在战争烽火中惨遭末路。想到这里,全身冰凉。”
宋刚道:“钟四郎不愧是一代侠士,身陷囹圄尚且忧家忧国,真令我好生敬佩。”大目健连赞许地连连点头。
高古瞧了宋刚一眼,听这孩子的神情语言,真是像极了一人,眼光顿时充满怜爱,说道:“孩子,你能领悟到这一点真是不错。想那钟四郎爱国爱家,忠心耿耿,是为真侠士,虽然是因为服了红菇而成就了他的英名,但正是他忠心为友,胸怀坦荡才有他的传奇人生。想那鲍丝嚢与两个随从因为扺不住魔王的魔力最终成了千古罪人。我不敢说这三人如果像钟侠士一样清醒能不能忧国忧家,就说他们忠心为友这一点上来说,与钟侠士相比那是多有不如,相去甚远。平和的日子里我们看不出一个人的内心,到了生死关联之际,一个人心有多忠爱有多厚,那才是要露出真章。就说当日这钟侠士见此情景,愁肠百般纠结。见鲍丝嚢一力招呼自己看那些人刻录经铭,一忽儿沉思,一忽儿兴奋,一颗心渐渐地往下沉,知道救他无望。果然鲍丝嚢说要向日月佛请求刻印人族版的《本照经》,印册向第七重天人族宣扬佛旨,拯救世人以达开化。便向魔王进言说第七重天的人族犹如未开眼的婴孩,需要我佛圣意滋润生养,才能看清世界真谛,他愿意带领其他三人在此将经文翻印成册,带回天央国,普救芸芸众生。日月佛应允。立刻另辟匠室,以供作业。次日钟四郎向魔王请求,刻印之事三人已够,他想将经文抄录在羊皮上,日后带回天央珍藏于礼部书室,将作为国珍保存。此时他心里对这里的一切说不出的厌恶,再不愿与那三... -->>
高古清清嗓子,说道:“五百年前,魔族异动,常到五伦山南一带活动,却没有得到天央国的重视。天央帝国千年平安,似乎人人都得了一种怪病,那就是倦慵自大。对于魔族的事,群臣只管议论,上奏完了就像没事一样。天央皇在享乐之中,从没仔细看过奏章。帝国四海威仪的,因此平安的帝国年年无事,也没什么大事。人们对生活满意,农人存粮、酿酒;牧人放牧,自由自在;商人也不着急,不会急功近利;官吏都没什么事要管的,整个天央帝国阳光明媚,歌舞升平,快乐始终弥撒在大地上,弥撒在人们心中。有一个叫鲍丝囊的人,系本朝兵部神武堂都尉。”
大目健连听到“鲍丝囊”三个字,立刻想到中洲国的那个老汉的话,正了一下身子,要知道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鲍丝囊原是神武堂一名尺头(尺头下管十人)。帝国无事,这神武堂也碌碌无为,一个个悠闲自在,早把正事忘记了,喝酒下棋成了风气。这鲍丝囊为人老好,胸无大志,与前任都尉钟四郎最为交好,两人对下棋成迷。钟都尉棋瘾一发,深夜也会叫上鲍尺头来对弈几局,有时约定下堂之后饮酒下棋。这鲍丝囊不讨好不巴结,不让棋,加上两人棋艺相当,钟都尉欣赏他的为人,二人便成了知交,鲍丝囊也觉得这位上司实是平生第一好友。
这神武堂武学修习分为两种,玄系和魂系,都是当今武学心法正宗流派,两派轮流执撑神武堂,钟四郎是玄派大师,这鲍丝囊系魂派大师,两人在礼部被人戏称为‘黑白分明,中饱私囊’。这个称谓没有什么特别讽刺之意,这‘中饱私囊’也是取二人的姓名的谐音,更多的是说二人十分要好。两人也不在意,一笑了之。甚至在公开场合约定下棋自己也会自嘲说要去‘中饱私囊’了。渐渐地他二人却于这黑白曲折、波澜进退之中却悟出了一套拳掌拆御之法,想这黑白棋子曲折缠绕,于尺寸间烽烟卷地,气宇恢弘,时日一长,他二人本就是于武学修习有大造诣之人,渐渐二人在对弈之后,总不免拳掌之间拆御几招,他二人使用真气不同,一玄一魂,不知不觉之中探讨起如何在武学上用上这黑白之法,有一日二人觉得这套拆御法门成熟了,私下取一名称叫做‘黑白十三式’,在公开场合从不宣扬他们的这套武功。其实当时玄魂二系有些嫌隙,到底嫌隙什么,无人会说,却人人心中明白,竟是隐隐有些门派之嫌,故此二人于这新创武功,竟是心意相同,无论如何也不说出口。
恰逢那一年更换堂主,钟四郎是玄系派,要交出堂主之位,让与玄系。便在上司面前极力推荐鲍丝囊,无奈这位仁兄实是内心单纯,无意当官,全力推诿,表明自己只愿做一个魂师,随时听奉调派,不愿争这个堂主,说到后来干脆闭门不出,十天不和钟四郎下棋。这下钟四郎急了,此事也就作罢。鲍兄弟这种性格也勉强不来。
谁知这鲍丝囊却是一个极其耿直不通世务而且一根筋到底的人,魂系比武选拔堂主,他早已言明不当堂主,却在比武场上认真较劲,一路比了下去,连比连赢,众人只觉他武功与从前别具一格,腾挪拆防与从前大是不同,众武士一一败下阵来,待到最后一场,又是他胜,他茫然四顾,问道:“没了?”兵部主考宣布他为本次轮执堂主之时,他却目瞪口呆,抓抓后脑,原来他只顾比试武功,却早已忘了这是一场争夺堂主之战,到得最后却又不想当这自己争来的堂主之位,但事已至此,只得上任。
鲍丝嚢入主神武堂,官封都尉,与钟四郎及部司众人继续往日生活。一年后,兵部来一纸令:着神武堂抽调一干人等,勘察五伦山南麓魔人活动情形,三日内启程,不得有误。众人此时都知道皇上中和了宰相张和与太尉陈辽击的奏谏,要做那未雨绸缪之事。此事第一任务便着落在了神武堂。最懊悔的是鲍丝囊,按他的性格,实在是不愿意,想想乾坤朗朗,歌舞升平,好端端地去刺探魔族,就是吃饱了撑的一件事。想归想,恼归恼,这位鲍都尉点了十名好手,邀请了钟四郎,集合完毕,不日出发。一行人走过城镇,乡村,平原进入五伦山,历经几个月,都没有见到魔族人的影。鲍都尉与大家商议,派两个人回兵部禀明情形,就说暂时没发现异常,余下十人将继续勘探。又是几个月,仍然没有新的发现,又派两个人回兵部如前一次一样报告。这样一年下来,共派回去四拨,都是一样的报告。兵部将情况如实向皇帝回明,顿时人人松懈下来,都想:魔族慑于我大天央国威鼎盛,哪里敢轻举妄动?说不定魔族就如野兽,就是开路让他们出山,他们也永远不会离开五伦山。如今情报解除,正好乐得个个逍遥。于是整个天央国如前笙歌丝竹,一派大好景象。
再说鲍丝嚢一行还剩下四人,心情舒畅,乐得在山中游山玩水。后来越来越走得远,待他们发觉,早已迷失在巍巍五伦山中。四人掉头回走,却已经找不到原路,只得在山中乱走,依着大致的方向行来。一行人心里祈祷着别遇上什么怪兽,最好连神兽也别遇见,据说神兽也讲究人缘,不是所有神兽都与人为善,因为它能看透人心,想着这一层,当然是神兽不见也罢。忽一日,发现一个坑洞,洞口有一人高,洞道平行深入,洞里漆黑,有一人往里扔了一个石头,只有一部分声音传回来,还有一部分声音一直往里传,也不知道有多深。洞口下方一条宽宽的隆起,延伸到山下,长满了草木,看得出来是洞里被清理出来的土往下倾泻而成,可能年代久了,不仔细是看不出来。众人想不出什么人为什么要挖这个洞。再走一日,又见到一个这样的人工开凿的山洞,这一次看到的山洞周边明显草木更低矮,可以想象这个山洞废弃的时间更短。过了几日,又看到一个更大的,洞口往下泻的土上很少草木,都能看见新鲜的土,显然这里不久之前都有人活动。四人顿时警觉起来,知道自己无意之中进入了一个不为人所知世界了。便计议要隐蔽行迹,走出大山,回去禀报这个发现。钟四郎看看地形,知道当下所处之地仍在山南,心下稍宽。魔人这两个字在四人心里始终不敢想及,就是聊天时也是不愿再提到了,大家只愿是山中土人挖的洞。但是这片山里树木深深、泡壑纵横,莽莽苍苍,一路走来就没见过人。这天,转过一个山坳,忽然眼前出现一条幽幽小径,两旁树木掩映,弯弯曲曲往山顶上通去。路上用小石嵌入,密密麻麻,干净整洁。四个人一脚踩上去,说不出的清爽利落。许多日子以来,都是在山里一边开路一边前行,湿气很大,泥土沾身,这一下终于有条路,全身上下说不出的舒服。虽然众人到这时已经非常疲累了,但是钟鲍二人还是大有疑问,只觉得这条路出现得匪夷所思,另外二人却不管这个,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忽然一阵香气扑鼻而来,四人心情好了许多,你道这是一阵什么香味,有食香,麝香,烟香,女香……所有美好的香都来了。众人精神一振,沿着石子山路寻香而走,越走香气越浓,越是沁人心脾,原来这香竟是通过这条路漫来的。钟鲍二人起了戒心,要拉住另外二人,竟拉不住,那二人大步流星地寻香而走,脸上愈加高兴,中邪一般。钟鲍二人功力更高,压制住内心的兴奋,一路追赶。
堪堪要到山顶,只见一个香亭,小巧秀气,亭亭玉立在青松翠绿之中,亭上横框挂着一小匾,写着‘得心’。亭中坐一僧人,背影端庄。原来那股奇妙的香气是这里散发出来。四人紧走几步来到亭中,原来这山路到此已断,再往前是悬崖,对面也是悬崖,两崖之间深不见底。那僧人面对的是前方两崖合扰的地方,那里一股飞瀑下泻,却没有多大的轰鸣,原来那条瀑布还在半空,就已飘散成水雾,峡谷之中水雾弥漫,神秘灵秀。”
宋刚惊道:“正是我今日所见的,难道我们与当初的探险队所处同一地方?”
大目健连说:“听来略有不同,当日探险队所处似乎与我们隔崖相对。”
高古说:“明日一见,一定就知道了。众人正要上前寻问这是哪儿,那僧人转身说道:‘四位官人为我香力所引,贫僧幸喜之至,欢迎之至。’四人自然不知什么是香力。”
在坐也无人知道,只有大目健连轻轻哦了一声,又哎呀一声,好像对这奇怪的事很熟悉,可是又充满恐怖,众人都知道要令这位有道高僧恐怖,除非是不可抗拒的强大邪恶力量。
高古续道:“钟鲍二人尚在醒中,潜运真力,以防突发。只见这僧人中年俊美,翩翩儒雅,说话声音阴阳重合,刚柔有致,宛如天籁,直教人昏昏欲睡,又莫名愉悦,真不知世上有这么让人迷醉的声音。那僧人又道:‘贫僧小号日月,待贫僧聊献拙技,粗奏一曲,以琴伴景,聊助雅兴。’说完轻抚三尺瑶琴,十指婉动,立时流泻出一曲绝妙声乐,用他绝美的嗓音浅唱低吟,歌乐相衬,自古难寻。”
大目健连叫道:“完了,不好!”
高古笑笑道:“正是,大师早已知晓,这个故事不必讲啦!”
大目健连摆摆手说道:“我实不知道这个故事,香力过后,又是声力,这种邪恶魔力不可抗拒的**力却是我知道的。”
高古服气道:“大师果然是高人,但是偏偏就有一人抗住了他的魔力。”
大目健连说道:“这倒奇了,到底是哪个奇人有这等功力?”
“确实两波魔力,果然一波比一波汹涌。忽然琴声激越,似乎就要穿透山石水木,吟声也不再悠扬婉转,那日月佛扬脖远视,词调变慢,声线高吭之极,直入人心肺腑百骸。到了这时,钟鲍二人立马失了定力,心神失守,手足起舞,心情快乐到极致,舒畅到极致。对琴音歌声顶礼膜拜,从此失去自我。如此不知是十天或是半月,那日月佛每天都来,带来美食醇酒,又以琴乐美喉相伴,四人在此似神仙般活着。一日,那日月佛不弹不唱,讲起经来。”
小目说道:“好羡慕他们啊!他们真是有缘,琴声歌声佛声都教他们享受了。”
大目健连说道:“呸!你能看穿什么?那日月佛先以天上地下从古至今第一等魔力摧残了四人的心灵,此后,以琴声歌声相伴四人,以致四人心神迷失,想那声力香力此等高深魔力何等厉害,钟鲍四者浑然不知自己已然渐渐坠入万复不劫之境,殊不知邪恶已经深深种植在他们那从来都是纯洁的心中。这时再以经义唆诱,想必讲的不是好经。”
高古道:“目大师是识经之人,我们欲界第七天从未有经典谱照世人,钟鲍四人是第七重天第一个听经之人,就是五百年后的我们,也是不知何为真经,何为邪经,大师,难道佛经也有好坏之分?”
大目健连道:“此经我未曾拜读,想我佛大彻大悟,尊号释迦牟尼,意为通天彻地,大彻大悟,对世人讲经说法,教世人为善,众弟子记录整理成经,但凡后来者各有见解,以致流派众多,所谓三藏十二部之说的就是。以我所见,初入门庭的当读《阿含经》。《椤伽经》不立门相,老少皆可。诸如《金刚经》、《般若经》等等,就高深些,但凡心中有佛,览读我佛宗经都是有益无害。只不知你说的是哪一部?”
高古说:“此经有一名,叫做《本照经》。”
大目健连道:“佛经流传至天界,本在预料中,想那天界能人众多,或有自己心得,便改了经名,那也是有的,只不知经义说的是什么?”
高古道:“此经第一句:如是我闻,佛义从心,所为从心,我欲从心。”
大目健连道:“不是,不对。咦!一切从心,心若为私伪善,岂能一切从善哉?咦!不对不对!”
宋夫人也背诵道:“是故,是恶,是善,恶恶有金,善善无怜……”
大目健连唱个佛诺,低眉道:“罪过!这更加错了。为恶就有钱,为善就贫苦,就要遭人鄙视,世上实无此道理,这话实在有违我佛道义。”
宋刚站起背道:“因我之不见,谓为虚诞无有。”
大目健连惊道:“错错错!那许许多多不见的,才更是我等必修之功课啊!”
高古道:“后世流传此经为三藏总经,适才听大师言,三藏十二部似无后篇,但《本照经》却明明是一部经。这真叫人难解!”
大目健连道:“邪经,邪经。真想不到这魔王生生把一个平和美丽的第七重天搞乱了五百年。”
宋刚问道:“大师,你认识这个日月佛吗?”
大目健连说道:“他就是魔王,是佛界的第一败类,邪见第一的犯戒之人。”
“他是谁?”高古宋家母子三人齐问。
大目健连压低声音道:“此人身具魔力五功,他的香力,味力,声力,色力,细滑力当世独有,也许我们今日的交谈已经被他感觉到,他的名字从此不要再问,切记切记!”
这时周围已经漆黑,渐渐凉意浓重,无尽的暗夜里顿时充满恐怖。大目健连抓起一堆柴草,玄运于掌,劲透食指,犹如一根火炭,柴草燃了起来,众人的脸红红的,小目已经趴在宋夫人腿上睡着了,宋夫人脸上满是恐惧。大目健连在地上抹平一块,用树枝在上面划着,众人凑过去看,写着“波旬”二字。宋刚读道:“波……”大目健连按住他的口,另一手在火上一按,那火顿时熄灭,众人又陷入黑暗中。
大目健连说道:“切记!再不可提及这人的名字。高将军,那个‘中饱私嚢’和两个随从后来如何?这件事的始末怎么如此详细?”众人都知道大目健连说的“败类”就是魔王波旬,宋夫人不自禁打了个冷战,宋刚说:“妈。”语气坚强有力,宋夫人顿时目光盛满温柔,眼中除了儿子再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左右自己的心思。
高古道:“记住了,原来五百年的风云变幻事出有因。也许冥冥之中上天早有安排,要让这个……假佛……的阴谋败露。”他说到“假佛”二字声音极细,果然不提魔王名字。“哼”了一声,继续说道:“在这之前,四人迷路当中,有一日找不到食物,忽然看到一块草坪之上长着一片红菇,但没人敢吃。钟四郎为了不让大家挨饿,率先吃了一口,想不到昏死半日才悠悠醒转,偏偏就是这一口尝试,既救了他却最终也害了他。原来他吃了那口菇,身体膨胀难奈,心头躁动,对于魔王的香力声力无法感应,所受侵害最小。所幸他极度聪明,知道同伴受到魔力的蛊惑,情势万分凶险,就假装和其他三人一道神魂颠倒,竟瞒过了魔王。又经过一个月的,几个人对《本照经》深信不疑,狂热膜拜。钟四郎眼见兄弟性情大变,知道此经毒性不浅,因此看时也是假装,从不敢认真又过得此时日,三个人互相研究起经义来,常常拉上钟四郎共同探讨,每当这时,他就嗯呐啊呀地附和。如此一来,经义再也明白不过,教人自私自利,争权夺位等等。虽然文字表述没这么露骨,但是文理美丽,朗朗上口,教人深中其毒。有时魔王也问些钟四郎学习如何,他就照着从那三人听来的重复几句。魔王说他思考不够,但能明白大义也算不易。魔王继续引诱他们,有一日问他们四人这第十三部经书经中要义对自己是否有助,钟四郎与兄弟都说读后心中豁然开朗,对于为人处世、辨别人心有如拨云见日,要是早明白这里面包罗万象的真理,早不是今日形状。魔王满意,又问要是此经流传于世,对于第七重天的人们帮助能否与他们一样多。钟四郎大惊,心想此邪经通篇伪善假仁,要是世人被蒙骗,第七重天上至仕官达人,下至普通百姓,不是要人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当下不敢言语。鲍私嚢兴奋道:‘谢我佛信任,我等愿做传经人?普救世人于苦难。’那日月佛再次满意,给了他们许多金子。说不会亏待他的传经人,说罢隐去。留下四人日日研讨这部佛经,钟四郎稍有不同意见,三人立即反驳,说是经中每一句都是至理名言,以前愚钝,怎么就不懂得这大好的真义。你钟四郎比我们更蠢笨,想是做人做成石头了,就不知道变通。竟然直呼他钟四郎,毫无尊敬之意,钟四郎知道他们已中毒至髓,再也无可挽救。心下便打算起如何脱身之计。又听那三人开始计议如何如何将经书发扬光大,甚至每个人都成为佛前护法,或是传经使者,日后身具无上荣耀。钟四郎越听越厌恶。次日,日月佛又来,四人齐声恭迎,接着昨日话题再次表明心迹,日月佛非常满意,又给了四人许多珍珠,然后把四人往悬崖下一推,四人直坠下去,云里雾里来到一个城镇,钟四郎魂飞魄散。这就是传说中的魔窟,建在一个幽谷中,四周是高耸入云的山峰,整个幽谷被山顶云雾遮蔽,山上与谷下是两不相望,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个隐秘之所。谷中依山临水建了无数的石堡,这里住着的便全是魔人。魔王带四人进了一座白色的堡中,是这里的书院,里面有一些魔人在研究《本照经》,有一些女魔人在给小孩念。又到另一个小点的厅,一些老态的魔人在磨平的铁板上刻着魔族的文字,钟四郎起初不知这些人刻的是什么,再一看,每个人边上都摆着一部《本照经》,立刻心下彷徨,魔人不但刻的也是这部经书,而且看来魔人早已通晓人族文字,可以想到魔人对人族的了解程度是非常深刻了,想到人族对魔族一无所知,就算自己是第一个进入魔窟的人,也是懵懵懂懂,要是人魔有一日战争烽烟乍起,以魔族对人族的深知,人类岂不是无路可走,自己的家人亲友肯定会在战争烽火中惨遭末路。想到这里,全身冰凉。”
宋刚道:“钟四郎不愧是一代侠士,身陷囹圄尚且忧家忧国,真令我好生敬佩。”大目健连赞许地连连点头。
高古瞧了宋刚一眼,听这孩子的神情语言,真是像极了一人,眼光顿时充满怜爱,说道:“孩子,你能领悟到这一点真是不错。想那钟四郎爱国爱家,忠心耿耿,是为真侠士,虽然是因为服了红菇而成就了他的英名,但正是他忠心为友,胸怀坦荡才有他的传奇人生。想那鲍丝嚢与两个随从因为扺不住魔王的魔力最终成了千古罪人。我不敢说这三人如果像钟侠士一样清醒能不能忧国忧家,就说他们忠心为友这一点上来说,与钟侠士相比那是多有不如,相去甚远。平和的日子里我们看不出一个人的内心,到了生死关联之际,一个人心有多忠爱有多厚,那才是要露出真章。就说当日这钟侠士见此情景,愁肠百般纠结。见鲍丝嚢一力招呼自己看那些人刻录经铭,一忽儿沉思,一忽儿兴奋,一颗心渐渐地往下沉,知道救他无望。果然鲍丝嚢说要向日月佛请求刻印人族版的《本照经》,印册向第七重天人族宣扬佛旨,拯救世人以达开化。便向魔王进言说第七重天的人族犹如未开眼的婴孩,需要我佛圣意滋润生养,才能看清世界真谛,他愿意带领其他三人在此将经文翻印成册,带回天央国,普救芸芸众生。日月佛应允。立刻另辟匠室,以供作业。次日钟四郎向魔王请求,刻印之事三人已够,他想将经文抄录在羊皮上,日后带回天央珍藏于礼部书室,将作为国珍保存。此时他心里对这里的一切说不出的厌恶,再不愿与那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