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22.com,南宋不咳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二五五年五月底,大宋帝国皇帝和金河帝国皇帝正式签署了《临安协定》,两国第一次展开了全面的合作。在政治领域里,大宋帝国宣布在九个沿海港口城市试行新特区,并在特区范围里开始实行新的法律。这些城市不再设立官府,而是由中央政府任命一名市长,一名大法官,再由市长牵头,在当地挑选本地人担任市政府官职,并成立一个叫做咨政议会的机构。
咨政会议初步先设立十人,负责审核市政府的预算和颁布的政令,如果达不到七成人数同意,预算和政令就不得通过。第一任议会议员先由市长和大法官在当地按照不同行业、不同族群分别挑选任命,任期两年。两年之后改由当地各行业协会自由提名,再由全体市民共同投票决定,同时把咨政议会的人数提高到五十人。议员的任命和撤换、罢免不归市政府管辖,只能有议会本身做出决定。
除了这九个城市之外,其余的各州、各路还沿用以前的大宋律,只是把各州府、各路的军权全部收归中央政府,并在各地政府中加入了一个叫做军代表的副长官,由他来代表中央政府在各地政府中管理当地驻军,并和当地政府协调军政关系。
同时大宋新朝廷的军队数量开始急剧压缩,陆军只保留了全部新军和部分禁军,最终数量大概在十万人左右,其中骑兵数量七万,步兵数量三万。这些军队绝大多数都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内陆地区,少量北上去了黄河以南的几座城市里驻扎,主要是保护这些城市之间的交通通畅。
原本的大宋水师也被压缩到了一万人的规模,战舰从八百多艘急剧降低到二百多艘,大部分都是内河巡逻船和沿海巡逻船,只用于保障内河港口和沿海港口的安全。真正能用于远海作战的只有五十多艘战舰,其中还包括洪涛带来的二十一艘弗吉尼亚级。
至于说那些属于大宋水师编制的造船匠户基本都被裁撤干净了,一部分熟练的工匠暂时由朝廷供养,其它的自谋出路。这些人不用发愁会没活儿干饿肚子,甚至很多人连船厂都不用离开,因为百分之八十的水师造船厂也被裁撤了,一部分出售给了当地的私人改为民用,一部分干脆就废弃了。那些私人购买的造船厂和作坊里需要大量船匠,老师傅小学徒都要。
现在的大宋帝国把冗兵、冗官问题全解决了,但是有点矫枉过正的意思,国防能力非常弱,不光沿海地区军事力量很弱,黄河以北甚至连一支大规模的朝廷军队都没有,完全不设防。
表面上看是这样的,其实也不然。虽然说大宋帝国自己的军队数量少了,但它的防御力量不降反升,因为在大宋帝国与金河帝国的协定里明确规定,金河帝国有两支舰队将常驻在大宋。南海舰队以珠江口外的香港岛为基地,北海舰队以登州港为基地。另外金河帝国还将派遣两万帝国陆军驻扎在永济渠沿岸、天津港、平洲、兴庆府、宣化府一带,帮助大宋帝国在北方筑起一条比较松散的防线。
这条防线并不是防备蒙古人和其它游牧民族的,而是在震慑当地的北方豪族,让他们先老实几年,别没事到处生事儿,也别明目张胆的继续和北方游牧民族勾勾搭搭。
洪涛之所以要这样做,主要还是手里的人不够。可用之人不够,需要解决的事情又太多,到处都是窟窿、到处都需要加强。如果自己真的被这些问题牵着鼻子走,那就永远也不可能改变大宋什么,它会用自身强大的惯性把自己拖累、拖垮、拖死。
现在洪涛的改造重点在长江以南地区,这里集中了大宋百分之九十的人口和百分百的精华,绝不容有失。九个特区只是洪涛投石问路的虚招儿,和金河帝国法律极其相似的法律在这里群众基础比较强,不会受到全方位的抵触。只要这些地方能成功转型,通过它们对周边地区的影响,特区就能很快扩大好几倍。而且通过这两年时间,洪涛能用特区培养出来一大批军政人才,他们就是未来自己向内陆地区下手的急先锋。用大宋人治大宋人,这很符合洪涛的理念。
后世曾经有过成功的例子,被总结为农村包围城市。洪涛不打算照搬过来,因为那个方法不适合自己这个相对于大宋来说的外国人。根据自己现有的条件,用沿海包围内陆、... -->>
一二五五年五月底,大宋帝国皇帝和金河帝国皇帝正式签署了《临安协定》,两国第一次展开了全面的合作。在政治领域里,大宋帝国宣布在九个沿海港口城市试行新特区,并在特区范围里开始实行新的法律。这些城市不再设立官府,而是由中央政府任命一名市长,一名大法官,再由市长牵头,在当地挑选本地人担任市政府官职,并成立一个叫做咨政议会的机构。
咨政会议初步先设立十人,负责审核市政府的预算和颁布的政令,如果达不到七成人数同意,预算和政令就不得通过。第一任议会议员先由市长和大法官在当地按照不同行业、不同族群分别挑选任命,任期两年。两年之后改由当地各行业协会自由提名,再由全体市民共同投票决定,同时把咨政议会的人数提高到五十人。议员的任命和撤换、罢免不归市政府管辖,只能有议会本身做出决定。
除了这九个城市之外,其余的各州、各路还沿用以前的大宋律,只是把各州府、各路的军权全部收归中央政府,并在各地政府中加入了一个叫做军代表的副长官,由他来代表中央政府在各地政府中管理当地驻军,并和当地政府协调军政关系。
同时大宋新朝廷的军队数量开始急剧压缩,陆军只保留了全部新军和部分禁军,最终数量大概在十万人左右,其中骑兵数量七万,步兵数量三万。这些军队绝大多数都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内陆地区,少量北上去了黄河以南的几座城市里驻扎,主要是保护这些城市之间的交通通畅。
原本的大宋水师也被压缩到了一万人的规模,战舰从八百多艘急剧降低到二百多艘,大部分都是内河巡逻船和沿海巡逻船,只用于保障内河港口和沿海港口的安全。真正能用于远海作战的只有五十多艘战舰,其中还包括洪涛带来的二十一艘弗吉尼亚级。
至于说那些属于大宋水师编制的造船匠户基本都被裁撤干净了,一部分熟练的工匠暂时由朝廷供养,其它的自谋出路。这些人不用发愁会没活儿干饿肚子,甚至很多人连船厂都不用离开,因为百分之八十的水师造船厂也被裁撤了,一部分出售给了当地的私人改为民用,一部分干脆就废弃了。那些私人购买的造船厂和作坊里需要大量船匠,老师傅小学徒都要。
现在的大宋帝国把冗兵、冗官问题全解决了,但是有点矫枉过正的意思,国防能力非常弱,不光沿海地区军事力量很弱,黄河以北甚至连一支大规模的朝廷军队都没有,完全不设防。
表面上看是这样的,其实也不然。虽然说大宋帝国自己的军队数量少了,但它的防御力量不降反升,因为在大宋帝国与金河帝国的协定里明确规定,金河帝国有两支舰队将常驻在大宋。南海舰队以珠江口外的香港岛为基地,北海舰队以登州港为基地。另外金河帝国还将派遣两万帝国陆军驻扎在永济渠沿岸、天津港、平洲、兴庆府、宣化府一带,帮助大宋帝国在北方筑起一条比较松散的防线。
这条防线并不是防备蒙古人和其它游牧民族的,而是在震慑当地的北方豪族,让他们先老实几年,别没事到处生事儿,也别明目张胆的继续和北方游牧民族勾勾搭搭。
洪涛之所以要这样做,主要还是手里的人不够。可用之人不够,需要解决的事情又太多,到处都是窟窿、到处都需要加强。如果自己真的被这些问题牵着鼻子走,那就永远也不可能改变大宋什么,它会用自身强大的惯性把自己拖累、拖垮、拖死。
现在洪涛的改造重点在长江以南地区,这里集中了大宋百分之九十的人口和百分百的精华,绝不容有失。九个特区只是洪涛投石问路的虚招儿,和金河帝国法律极其相似的法律在这里群众基础比较强,不会受到全方位的抵触。只要这些地方能成功转型,通过它们对周边地区的影响,特区就能很快扩大好几倍。而且通过这两年时间,洪涛能用特区培养出来一大批军政人才,他们就是未来自己向内陆地区下手的急先锋。用大宋人治大宋人,这很符合洪涛的理念。
后世曾经有过成功的例子,被总结为农村包围城市。洪涛不打算照搬过来,因为那个方法不适合自己这个相对于大宋来说的外国人。根据自己现有的条件,用沿海包围内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