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22.com,天下第二权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因为没钱, 魏宁想给徐元嘉挣个更尊贵的位置的计划被暂时搁置,一晃眼便到了武德三年。
当然,也是吴王登基的第三个年头。
三年时间, 燕国境内同最初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较之魏宁刚封王那会, 可以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燕国新定的律法依旧十分重视农业,但对商业宽容许多, 因此周边不少商人在摸清楚某些都城的情况之后, 不惜背井离乡,都入燕国境内, 安居乐业。
燕国地广人稀, 十分缺人,对难民也是来者不拒,一开始由当地官府救济, 然后安排出路,以工抵债。凡事闹事作奸犯科者, 一律动用重刑。外来的居民发放暂住证,设观察期。
如果能连续三年为当地缴纳足够的税款, 可以将户籍迁入当地,
当然了,每个地方的标准都是有差距的, 小乡村肯定比城里更容易入户籍,如果想要在燕国的中心扎根,那更是需要大量的钱银。
而且就算能够入了村里, 难民在一开始也是拿不到什么好的田地,分起东西来也比不上原本的当地人。
不过这些更是细致的东西,就不归魏宁考虑了,他当然希望自己的国度每个居民都能够过上富足的日子,但个体本来就有差异,一口也吃不成胖子。
他不能强求那些原本的燕地居民割让自己的福利给外来的难民一起共富裕,不然的话,各个都想做大都城的人,还不得让秩序乱起来。
有了这些大量的劳动力,燕国一点点发展起来,至少魏宁骨子里想去征战的血又蠢蠢欲动了。
这个时候徐元嘉就不说没钱了,如今的燕国国库如何,魏宁还是一清二楚的,徐元嘉没有必要在这种地方欺瞒于他,但他还是没同意让魏宁离京打仗。
徐元嘉举了很多例子,比如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又比如行军打仗,没有必要此次都由魏宁这个王君亲自上阵。
魏宁衡量了利弊,又是徐元嘉劝,又是王氏劝。魏宁现在的身份已经够高了,除了徐元嘉和魏宁,王氏就是燕国最大的那个,谁敢给她气受,让她老人家受半点委屈。
对孙子说的那个尊贵诰命,她看得不是很重,就是希望魏宁平平安安的。
夫人和长辈梁双重施压,虽然想得魏宁手痒痒,到底还是按捺住,等待一个所谓的良机。
等来等去,终于在武德三年春夏交集之际,魏宁等来了这个机会。
齐国的新帝,登基才两年,就驾崩了。
这一次可不是太后母子两个放出来的烟雾/弹,实际上,没有谁更比太后想要捂住这个消息,可国君死了,这消息哪里能轻易捂得住。
太后当初害怕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吴王当真是死在女人肚皮上头的。他努力宠爱自己年轻貌美的宠妃的时候,突然惊风,口吐白沫,当场咽气。
事发突然,太后还没来得及准备,这消息便从宫中如同长了翅膀一般飞了出去。
先帝登基,虽然也是事发突然,但因为先前倒过两次,其实是早有征兆,而且皇子们羽翼颇丰,各自有各自的势力,所以吴王这个位置,说是坐得不太稳,但至少表面上还是风平浪静。
可现在新帝倒下去了,这个情况就不大一样了。新帝虽然有儿子,可最大的那个,如今也才十岁,齐朝史上,十多岁的奶娃娃当皇帝的不是没有,但像新帝这样,内忧外患,太后和皇后都扛不住的,那是头一份。
吴王登基之后,他的那些个女人,就按照他还是王爷时候的份位提拔上来的。
当初的继后,如今的太后,精挑细选的是她娘家的侄女,当初是想着同她亲近,也的确听话,但也正因如此,在吴王成了新帝,这个侄女能够带来的资源和她大部分都相重合。
也就说是,支撑起那个奶娃娃上位的,就是原本的继后一家。
可是因为继后管制太多,新帝这两年同她有了隔阂,又不想要外戚专权,刻意还打压了自己的外祖家。
虽然都是合理范围内的打压,比起其他家族,太后的母族还是深受荣宠,但想要凭借一个家族的一己之力,撑起如今的齐国,根本就是件不可能的事情。
无论如何,新帝已死,他的儿子是他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早逝的皇帝目前就四个儿子,最大的十岁,还有两个在吃奶。
这种情况其实都不用挑选,肯定不能是奶娃娃坐上那个位置,太后提了那妃子的份位,立了原本的皇后,她的亲侄女为东宫太后,小皇帝的亲娘,为西宫太后。她也因此晋升一级,做了太皇太后。
皇帝太小,很多东西都没有学,不可能亲政,就得靠着顾命大臣和太皇太后把朝堂撑起来。
顾命大臣,是太后捏着鼻子选的,尽量从保皇派中选,都是挑的德才兼备的高管,能够镇得住场子,又最是讲究正统,... -->>
因为没钱, 魏宁想给徐元嘉挣个更尊贵的位置的计划被暂时搁置,一晃眼便到了武德三年。
当然,也是吴王登基的第三个年头。
三年时间, 燕国境内同最初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较之魏宁刚封王那会, 可以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燕国新定的律法依旧十分重视农业,但对商业宽容许多, 因此周边不少商人在摸清楚某些都城的情况之后, 不惜背井离乡,都入燕国境内, 安居乐业。
燕国地广人稀, 十分缺人,对难民也是来者不拒,一开始由当地官府救济, 然后安排出路,以工抵债。凡事闹事作奸犯科者, 一律动用重刑。外来的居民发放暂住证,设观察期。
如果能连续三年为当地缴纳足够的税款, 可以将户籍迁入当地,
当然了,每个地方的标准都是有差距的, 小乡村肯定比城里更容易入户籍,如果想要在燕国的中心扎根,那更是需要大量的钱银。
而且就算能够入了村里, 难民在一开始也是拿不到什么好的田地,分起东西来也比不上原本的当地人。
不过这些更是细致的东西,就不归魏宁考虑了,他当然希望自己的国度每个居民都能够过上富足的日子,但个体本来就有差异,一口也吃不成胖子。
他不能强求那些原本的燕地居民割让自己的福利给外来的难民一起共富裕,不然的话,各个都想做大都城的人,还不得让秩序乱起来。
有了这些大量的劳动力,燕国一点点发展起来,至少魏宁骨子里想去征战的血又蠢蠢欲动了。
这个时候徐元嘉就不说没钱了,如今的燕国国库如何,魏宁还是一清二楚的,徐元嘉没有必要在这种地方欺瞒于他,但他还是没同意让魏宁离京打仗。
徐元嘉举了很多例子,比如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又比如行军打仗,没有必要此次都由魏宁这个王君亲自上阵。
魏宁衡量了利弊,又是徐元嘉劝,又是王氏劝。魏宁现在的身份已经够高了,除了徐元嘉和魏宁,王氏就是燕国最大的那个,谁敢给她气受,让她老人家受半点委屈。
对孙子说的那个尊贵诰命,她看得不是很重,就是希望魏宁平平安安的。
夫人和长辈梁双重施压,虽然想得魏宁手痒痒,到底还是按捺住,等待一个所谓的良机。
等来等去,终于在武德三年春夏交集之际,魏宁等来了这个机会。
齐国的新帝,登基才两年,就驾崩了。
这一次可不是太后母子两个放出来的烟雾/弹,实际上,没有谁更比太后想要捂住这个消息,可国君死了,这消息哪里能轻易捂得住。
太后当初害怕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吴王当真是死在女人肚皮上头的。他努力宠爱自己年轻貌美的宠妃的时候,突然惊风,口吐白沫,当场咽气。
事发突然,太后还没来得及准备,这消息便从宫中如同长了翅膀一般飞了出去。
先帝登基,虽然也是事发突然,但因为先前倒过两次,其实是早有征兆,而且皇子们羽翼颇丰,各自有各自的势力,所以吴王这个位置,说是坐得不太稳,但至少表面上还是风平浪静。
可现在新帝倒下去了,这个情况就不大一样了。新帝虽然有儿子,可最大的那个,如今也才十岁,齐朝史上,十多岁的奶娃娃当皇帝的不是没有,但像新帝这样,内忧外患,太后和皇后都扛不住的,那是头一份。
吴王登基之后,他的那些个女人,就按照他还是王爷时候的份位提拔上来的。
当初的继后,如今的太后,精挑细选的是她娘家的侄女,当初是想着同她亲近,也的确听话,但也正因如此,在吴王成了新帝,这个侄女能够带来的资源和她大部分都相重合。
也就说是,支撑起那个奶娃娃上位的,就是原本的继后一家。
可是因为继后管制太多,新帝这两年同她有了隔阂,又不想要外戚专权,刻意还打压了自己的外祖家。
虽然都是合理范围内的打压,比起其他家族,太后的母族还是深受荣宠,但想要凭借一个家族的一己之力,撑起如今的齐国,根本就是件不可能的事情。
无论如何,新帝已死,他的儿子是他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早逝的皇帝目前就四个儿子,最大的十岁,还有两个在吃奶。
这种情况其实都不用挑选,肯定不能是奶娃娃坐上那个位置,太后提了那妃子的份位,立了原本的皇后,她的亲侄女为东宫太后,小皇帝的亲娘,为西宫太后。她也因此晋升一级,做了太皇太后。
皇帝太小,很多东西都没有学,不可能亲政,就得靠着顾命大臣和太皇太后把朝堂撑起来。
顾命大臣,是太后捏着鼻子选的,尽量从保皇派中选,都是挑的德才兼备的高管,能够镇得住场子,又最是讲究正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