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22.com,群英三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自古世家的势力一直很大,尤其是陈群设计了九品中正制之后更是把这个情况推到了巅峰。而这个制度,当时的应曹丕的要求设计的,目的是挽回那些不认可曹魏的世家。
是的,曹操的几次招贤令已经惹怒了世家,那些不修品德,而且不论出身的家伙都能够窃据朝堂,和这种人同朝为官,这简直就是对他们的侮辱。
世家几乎垄断了这个时代的知识权和舆论权,若是他们不支持某个势力,那么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动荡,其主要表现于高端人才的短缺,然后就是税收的不正常。
九品中正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目的就是希望挽回世家。然而曹操也看出了这个制度的缺点,所以在世的时候没有推行。然而曹丕并不知道曹操的苦心,或者说他已经没有人退路,所以在即位后还是推行了这制度,甚至一直延续了下去。
直至隋朝,杨广锐意改革,于是推出了科考制度,这才打破了世家垄断朝堂的现象,让寒门有了立锥之地;武则天在位之时,更是推出武举,使得普通人有了出仕为将的机会。
科举制度更是延续到了现代,不过那个时候已经不叫科举制度了,而是叫做公务员考试。来自未来的方云,更是直接把这个考试,带回到了汉朝。
早些时候,他已经直接把现代的行政机制给带回到了这个时代,这是起义者的福利。尤其是如同他这样。从普通百姓起步的起义者。
他可以选择是否延续上一个朝代的行政制度,毕竟不管改革的结果多么糟糕,最惨难道可以比发家以前的样子惨反而是那些世家起事建立起的朝代。他们可不敢这样,生怕一个不好,把刚刚建立的政权给搞没了。
只是方云和他们不同,他是把最优秀的行政机制给带了过来,所以并不担心失败。
实际上,这些年行政效率的提升也直接说明了这点。到了现在,进一步改革。同时取消原有的孝廉制度,推出公务员考试制度,自然也是迫切需要的。
在这个时代。人才似乎得和孝廉挂靠,主要就是得孝顺。这个时代的统治者认为,孝顺的人德行才会合格,才懂得忠君爱国。
方云却是无所谓。一个臣子的节操。由他自己保护太危险了。孝不孝顺的,那不过是一个朦胧的概念,也并不公正。取士取才便是,制度的监督才是关键。
所以他改革的事实,第一个就是改革监督制度,推出不记名信访,还有监察局的概念。在民间举报,还有监察局调查的共同监督之下。自然可以把那些中饱私囊,不学无术的废物给清理出行政机构之中。这才是最合理的监督机制。
五千学子已经报名结束,不过报考的科目并不只限于公务员,军官也有考试。
对于军校这一届毕业的考生来说,军官考试就是他们这些年在军校里面学习成果的考察。若是连这个都通过不了,那么回去再复读一年,或者转入警察或者监察系统也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对于一般的考生来说,则是一次和科班出身的军校毕业生同场竞技。成绩优异者,能够成为更高级的军官,成绩越是靠后,则职位越低,但好歹也是军官。
为了预防代替别人考试的情况发生,所以针对本地的考生而言,必须要有三名以上的老师作保,才能够有资格参加考试;外地的考生,则需要地方接待他们,并且安排他们进行预试的县令,进行第一次审定。然后到地方郡治之中进行第二次审定,考前进行第三次审定,确保无误才能进行考试。
本来方云还打算,安排画师给他们以写实的风格给他们绘制画像,但考虑到人数太多,而且精通写实的画师没几个,所以只能作罢。
不过对于考试合格的,则必须要贯彻这点,这样才能确保真正合格的那个能够被录取。至于那些打算投机取巧,瞒天过海的,就等着悲催吧。这个安排,他甚至都没有对任何人说,只是秘密安排了一批画师而已。
考试终于如此而至,所有的考生在经过简单的校验和搜查之后,开始进入考场。
按照规定,他们的外貌特征,必须要符合地方开具的文书。那些为本地考生作保的教师,这一天也必须要到现场,确认他们作保的学生。最后,还要进行一番搜查,确保没有作弊的工具。实际上,在这个过程还真的找到了几个信心不足,然后直接被取消了资格。
好在每年都会有一次公务员考试,所以倒不需要那么悲催。
通过和审定的学生,会得到一张考号,上面有写明考场所在和位置。考试的时候,只需要写考号,不需要写名字,只因为名字已经在发放考号的时候进行登记,而... -->>
自古世家的势力一直很大,尤其是陈群设计了九品中正制之后更是把这个情况推到了巅峰。而这个制度,当时的应曹丕的要求设计的,目的是挽回那些不认可曹魏的世家。
是的,曹操的几次招贤令已经惹怒了世家,那些不修品德,而且不论出身的家伙都能够窃据朝堂,和这种人同朝为官,这简直就是对他们的侮辱。
世家几乎垄断了这个时代的知识权和舆论权,若是他们不支持某个势力,那么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动荡,其主要表现于高端人才的短缺,然后就是税收的不正常。
九品中正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目的就是希望挽回世家。然而曹操也看出了这个制度的缺点,所以在世的时候没有推行。然而曹丕并不知道曹操的苦心,或者说他已经没有人退路,所以在即位后还是推行了这制度,甚至一直延续了下去。
直至隋朝,杨广锐意改革,于是推出了科考制度,这才打破了世家垄断朝堂的现象,让寒门有了立锥之地;武则天在位之时,更是推出武举,使得普通人有了出仕为将的机会。
科举制度更是延续到了现代,不过那个时候已经不叫科举制度了,而是叫做公务员考试。来自未来的方云,更是直接把这个考试,带回到了汉朝。
早些时候,他已经直接把现代的行政机制给带回到了这个时代,这是起义者的福利。尤其是如同他这样。从普通百姓起步的起义者。
他可以选择是否延续上一个朝代的行政制度,毕竟不管改革的结果多么糟糕,最惨难道可以比发家以前的样子惨反而是那些世家起事建立起的朝代。他们可不敢这样,生怕一个不好,把刚刚建立的政权给搞没了。
只是方云和他们不同,他是把最优秀的行政机制给带了过来,所以并不担心失败。
实际上,这些年行政效率的提升也直接说明了这点。到了现在,进一步改革。同时取消原有的孝廉制度,推出公务员考试制度,自然也是迫切需要的。
在这个时代。人才似乎得和孝廉挂靠,主要就是得孝顺。这个时代的统治者认为,孝顺的人德行才会合格,才懂得忠君爱国。
方云却是无所谓。一个臣子的节操。由他自己保护太危险了。孝不孝顺的,那不过是一个朦胧的概念,也并不公正。取士取才便是,制度的监督才是关键。
所以他改革的事实,第一个就是改革监督制度,推出不记名信访,还有监察局的概念。在民间举报,还有监察局调查的共同监督之下。自然可以把那些中饱私囊,不学无术的废物给清理出行政机构之中。这才是最合理的监督机制。
五千学子已经报名结束,不过报考的科目并不只限于公务员,军官也有考试。
对于军校这一届毕业的考生来说,军官考试就是他们这些年在军校里面学习成果的考察。若是连这个都通过不了,那么回去再复读一年,或者转入警察或者监察系统也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对于一般的考生来说,则是一次和科班出身的军校毕业生同场竞技。成绩优异者,能够成为更高级的军官,成绩越是靠后,则职位越低,但好歹也是军官。
为了预防代替别人考试的情况发生,所以针对本地的考生而言,必须要有三名以上的老师作保,才能够有资格参加考试;外地的考生,则需要地方接待他们,并且安排他们进行预试的县令,进行第一次审定。然后到地方郡治之中进行第二次审定,考前进行第三次审定,确保无误才能进行考试。
本来方云还打算,安排画师给他们以写实的风格给他们绘制画像,但考虑到人数太多,而且精通写实的画师没几个,所以只能作罢。
不过对于考试合格的,则必须要贯彻这点,这样才能确保真正合格的那个能够被录取。至于那些打算投机取巧,瞒天过海的,就等着悲催吧。这个安排,他甚至都没有对任何人说,只是秘密安排了一批画师而已。
考试终于如此而至,所有的考生在经过简单的校验和搜查之后,开始进入考场。
按照规定,他们的外貌特征,必须要符合地方开具的文书。那些为本地考生作保的教师,这一天也必须要到现场,确认他们作保的学生。最后,还要进行一番搜查,确保没有作弊的工具。实际上,在这个过程还真的找到了几个信心不足,然后直接被取消了资格。
好在每年都会有一次公务员考试,所以倒不需要那么悲催。
通过和审定的学生,会得到一张考号,上面有写明考场所在和位置。考试的时候,只需要写考号,不需要写名字,只因为名字已经在发放考号的时候进行登记,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