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22.com,红楼:我是贾琏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234章 做自己的掘墓人
对于鬼子,贾琏自然没有任何好感,它们也不配。
但怎么说呢,工具嘛,多一个两个也无所谓,如果能挣大钱,何乐而不为呢?
跪伏在地的林一夫心情忐忑,他倒是没有怨怼之心,而是在心里想着,我都士下座了,这位大周的年轻贵族,依旧没有任何被打动的意思,不愧是最顶尖的贵族,情报钱花的值。
在码头上见过一面,聊了几句,林一夫就敏锐的意识到眼前的人不一样,一口官话,身边跟着的都是精锐,尽管眼神里有一种令人不舒服的意味,林一夫还是决定抓住这个机会。
贾琏的态度就是有早知没枣子先打三杆子,万一能有点用处呢?
对于连夜到驿站来拜访的林一夫,贾琏无所谓机会不机会,给他又如何呢?
现在的日本,处在德川幕府时代,明朝万历年间被打一顿的伤口还没完全愈合呢。
“说说,你能为我做点什么?你又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
贾琏也没绕弯子,直接就利益展开。对此,林一夫不但没觉得有任何问题,反倒觉得这是正常的展开,一个不过一面之缘的藩国人,你也配别人以礼相待?换成自己是贾琏,怕是面都不会见你一下。
“在下可以作为阁下在东瀛的利益代言人,为阁下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在下希望能获得在中华上国自由经商的资格。”
这番话在贾琏这里跟放屁没啥区别,心里不免有点失望,这小日子居然敢反向画饼?
“巨大的商业利益?说说,对东瀛的贸易,都有哪些能获得巨大的利益?”贾琏还是忍住了立刻发作的心思,想看看这厮到底能放出什么屁来。
“嗨,上国物产丰富,日本盛产白银,棉布、茶叶、瓷器,运到就是五倍的利润。日本所产,在上国并无太大的市场需求,唯一还有点竞争力的是女人。这些行业风险太大了,在下想做铜钱生意。”
听到【铜钱生意】,贾琏来了点精神,一直懒洋洋的样子,有了点精神,用啥称谓也不在意了。眯着的眼睛也微微张开:“继续。”
“在日本,市场最广阔的是铜钱,以大周通宝为例子,在登州一两银子兑800文,在江户,只能兑六百文。看似利益不算太大,但是铜钱小,运输方便,实际获利不算少,并且很少有竞争对手。民间也分不清好钱和次钱,其中又有充分的可操作余地。”
贾琏抬手打断他的话:“好钱的标准?”
“起初,铜六铅四为好钱,自大周开国以来,铜四铅六即为好钱。民间有私钱,含铜更少,则为次钱。”林一夫果然懂行。贾琏听着却眉头微微皱起。
劣币驱良币的道理,自然是懂的。但民间私铸钱的事情,必须引起重视。
杀头的买卖都有人干,这是由市场驱动的行为。现在有人敢私铸铜钱,将来就敢铸银币。你也别说什么防伪,眼下铸钱的技术,哪来的太高的门槛?
就现在这腐败程度,技术外流太简单了。
当初让工匠搞冲压技术,就不是奔着铸钱去的,而是奔着金属一体弹壳的技术积累去的。
从贾琏的初衷看,真正难的是化工,没有化工哪来的火帽,没火帽哪来的后装枪。
这年月,手里没有后装枪,哪有脸面出去抢地盘抢市常
就纺织业而言,大周真正有竞争力的本该是棉布。这才是市场最广阔的产品,英国人的羊毛纺织品也是一個道理。人家已经用机器纺织了,明朝中期的棉布盛景不再,连同印度在内的小纺织业主们,都将被打的稀里哗啦。
眼下的大周还有贸易壁垒存在,欧洲的商品还无法大规模进入。最先崩塌的是印度。
你也别说什么质量如何,在低价面前,质量没有太多的竞争力。
眼下的大周,丝绸的竞争力足够强大的原因,不是因为工业技术的优势,而是产业链优势。而大周迟迟没有发展出机器生产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工便宜,以及旧纺织机的大规模存在,用人力就能解决的问题,为何要上新机器呢?还有就是机器生产在最初的质量也没保证。
人嘛,能躺着赚钱,你愿意站着?
现在搞纺织业的人,还不算资本家,只能说是作坊主,勉强算小资产J级。
大周朝跟以前的朝代差不多,对待商人的态度就是防备。
这也是贾琏努力在折腾的方向之一,给商人稍稍松绑,凡事过犹不及的嘛。
“嗯,你说的生意,先不着急,跟我去一趟京城,回来再说。”贾琏没有立刻同意林一夫,但决定带上这厮。日本人别的不行,做狗绝对好使。
当然了,伱得加项圈,不然真会反咬人。
回到京师的贾琏,不能第一时间回家,而是直接进宫去求见承辉帝。
回来的途中,近期发生在京城的大事,贾琏已经得到了消息。
不禁感慨,承辉帝的政治手腕是真的厉害。为了清欠,敢于拿士绅开刀,这也是需要大毅力的。一般人根本扛不住这种压力,即便你是皇帝。
即便强如承辉帝,登基至今,也是一点一点的改变,如同小卒过河,一步一步的拱。
这充分说明了,越是复杂的环境,越需要耐心和战略定力。
从两位皇帝斗争的角度看,承辉帝有年龄优势,他不着急。他着急的是如何改善国家的财政状况,当这种情况随着铸币推广,一枚银元直接当一两银子用的时候,财政苦难已经大大的缓解了,当然这也只是权宜之计,不找到新的赛道,很快又会恢复困难局面的。
前陕甘总督吴玉辉的案子,一点一点的被查了出来。
负责该案的林如海,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这点从他给皇帝的奏折中能看的出来。
【初步查实,涉案金额高达三千万两。】
总督一任是三年,大周朝至今,年财政收入的平均数是六千万两。也就是说,三年时间,吴玉辉和他的下属们,上下其手,贪了一年财政收入的一半。涉案官员过百,目前林如海已经抓了五十几个。
... -->>
第234章 做自己的掘墓人
对于鬼子,贾琏自然没有任何好感,它们也不配。
但怎么说呢,工具嘛,多一个两个也无所谓,如果能挣大钱,何乐而不为呢?
跪伏在地的林一夫心情忐忑,他倒是没有怨怼之心,而是在心里想着,我都士下座了,这位大周的年轻贵族,依旧没有任何被打动的意思,不愧是最顶尖的贵族,情报钱花的值。
在码头上见过一面,聊了几句,林一夫就敏锐的意识到眼前的人不一样,一口官话,身边跟着的都是精锐,尽管眼神里有一种令人不舒服的意味,林一夫还是决定抓住这个机会。
贾琏的态度就是有早知没枣子先打三杆子,万一能有点用处呢?
对于连夜到驿站来拜访的林一夫,贾琏无所谓机会不机会,给他又如何呢?
现在的日本,处在德川幕府时代,明朝万历年间被打一顿的伤口还没完全愈合呢。
“说说,你能为我做点什么?你又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
贾琏也没绕弯子,直接就利益展开。对此,林一夫不但没觉得有任何问题,反倒觉得这是正常的展开,一个不过一面之缘的藩国人,你也配别人以礼相待?换成自己是贾琏,怕是面都不会见你一下。
“在下可以作为阁下在东瀛的利益代言人,为阁下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在下希望能获得在中华上国自由经商的资格。”
这番话在贾琏这里跟放屁没啥区别,心里不免有点失望,这小日子居然敢反向画饼?
“巨大的商业利益?说说,对东瀛的贸易,都有哪些能获得巨大的利益?”贾琏还是忍住了立刻发作的心思,想看看这厮到底能放出什么屁来。
“嗨,上国物产丰富,日本盛产白银,棉布、茶叶、瓷器,运到就是五倍的利润。日本所产,在上国并无太大的市场需求,唯一还有点竞争力的是女人。这些行业风险太大了,在下想做铜钱生意。”
听到【铜钱生意】,贾琏来了点精神,一直懒洋洋的样子,有了点精神,用啥称谓也不在意了。眯着的眼睛也微微张开:“继续。”
“在日本,市场最广阔的是铜钱,以大周通宝为例子,在登州一两银子兑800文,在江户,只能兑六百文。看似利益不算太大,但是铜钱小,运输方便,实际获利不算少,并且很少有竞争对手。民间也分不清好钱和次钱,其中又有充分的可操作余地。”
贾琏抬手打断他的话:“好钱的标准?”
“起初,铜六铅四为好钱,自大周开国以来,铜四铅六即为好钱。民间有私钱,含铜更少,则为次钱。”林一夫果然懂行。贾琏听着却眉头微微皱起。
劣币驱良币的道理,自然是懂的。但民间私铸钱的事情,必须引起重视。
杀头的买卖都有人干,这是由市场驱动的行为。现在有人敢私铸铜钱,将来就敢铸银币。你也别说什么防伪,眼下铸钱的技术,哪来的太高的门槛?
就现在这腐败程度,技术外流太简单了。
当初让工匠搞冲压技术,就不是奔着铸钱去的,而是奔着金属一体弹壳的技术积累去的。
从贾琏的初衷看,真正难的是化工,没有化工哪来的火帽,没火帽哪来的后装枪。
这年月,手里没有后装枪,哪有脸面出去抢地盘抢市常
就纺织业而言,大周真正有竞争力的本该是棉布。这才是市场最广阔的产品,英国人的羊毛纺织品也是一個道理。人家已经用机器纺织了,明朝中期的棉布盛景不再,连同印度在内的小纺织业主们,都将被打的稀里哗啦。
眼下的大周还有贸易壁垒存在,欧洲的商品还无法大规模进入。最先崩塌的是印度。
你也别说什么质量如何,在低价面前,质量没有太多的竞争力。
眼下的大周,丝绸的竞争力足够强大的原因,不是因为工业技术的优势,而是产业链优势。而大周迟迟没有发展出机器生产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工便宜,以及旧纺织机的大规模存在,用人力就能解决的问题,为何要上新机器呢?还有就是机器生产在最初的质量也没保证。
人嘛,能躺着赚钱,你愿意站着?
现在搞纺织业的人,还不算资本家,只能说是作坊主,勉强算小资产J级。
大周朝跟以前的朝代差不多,对待商人的态度就是防备。
这也是贾琏努力在折腾的方向之一,给商人稍稍松绑,凡事过犹不及的嘛。
“嗯,你说的生意,先不着急,跟我去一趟京城,回来再说。”贾琏没有立刻同意林一夫,但决定带上这厮。日本人别的不行,做狗绝对好使。
当然了,伱得加项圈,不然真会反咬人。
回到京师的贾琏,不能第一时间回家,而是直接进宫去求见承辉帝。
回来的途中,近期发生在京城的大事,贾琏已经得到了消息。
不禁感慨,承辉帝的政治手腕是真的厉害。为了清欠,敢于拿士绅开刀,这也是需要大毅力的。一般人根本扛不住这种压力,即便你是皇帝。
即便强如承辉帝,登基至今,也是一点一点的改变,如同小卒过河,一步一步的拱。
这充分说明了,越是复杂的环境,越需要耐心和战略定力。
从两位皇帝斗争的角度看,承辉帝有年龄优势,他不着急。他着急的是如何改善国家的财政状况,当这种情况随着铸币推广,一枚银元直接当一两银子用的时候,财政苦难已经大大的缓解了,当然这也只是权宜之计,不找到新的赛道,很快又会恢复困难局面的。
前陕甘总督吴玉辉的案子,一点一点的被查了出来。
负责该案的林如海,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这点从他给皇帝的奏折中能看的出来。
【初步查实,涉案金额高达三千万两。】
总督一任是三年,大周朝至今,年财政收入的平均数是六千万两。也就是说,三年时间,吴玉辉和他的下属们,上下其手,贪了一年财政收入的一半。涉案官员过百,目前林如海已经抓了五十几个。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