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22.com,红楼:我是贾琏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210章 都在树典型
军事上的围堵,结合地方治理上出台的新官田租赁政策,文武并进,效果显著。
首先是积累不多的小股乱民,本来就是因为活不下去才上的山。
一开始是因为害怕而不敢下山,毕竟官军真的砍死你。后来一处携带妇孺的乱民撑不下去了,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首领独自下山,主动找到官军。
“在下王二麻子,此番下山是为贾大人承诺之事。在下自知有罪,不惧一死。但求大人放过山上那些妇孺。”被带到贾琏跟前的汉子是个瘦高个,长期营养不良,一脸的菜色。说话时,眼睛里闪动着一丝希望,他真是来送死的。他明明可以自己吃的好一点,红光满面的。
贾琏看着正值壮年,名字都没一个正经的首领,忍不住掩面叹息:“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非要说尔等有罪,那也不过是被逼无奈。”
王二麻子不过是个诨号,得知他并无大名时,贾琏道:“本官赠你一個名字如何?”
五尺高的汉子推金山倒玉柱,叩首道:“曾闻贾大人在南阳救了不少百姓,能得大人赐名,小人感激不荆”
只能说王二麻子的运气不错,贾琏需要一个典型。
“你诨号王二麻子,二为仲,今得重生,实陛下之恩也,理应牢记。故而,取谐音,赐你忠恩二字为名。”贾琏真不是惺惺作态,主要是一番南下看遍了地方上的事情后,觉得这年代的官僚士绅,真就是一座压在普通百姓头上的大山。
所以啊,付出没有回报,还要被人抱怨不肯996和007,当下的年轻人不炸窝都是怪事。
可见地方上的官绅剥削之狠毒!
有了大名的王忠恩连连磕头,当着众人的面,贾琏上前扶起他道:“山下有一处荒废的村子,今后改名为王村,尔等下山后安顿在王村。回去的时候,带上一些干粮,让大家吃饱了好有力气下山。”
其实贾琏觉得,王二麻子应该叫王义才好,可惜,不符合朝廷的需要。
次日天色微明,王村的百姓都起来了,寒风中喝一口热气腾腾的番薯丝米粥,妇孺们收拾家园,清洗旧衣物,小孩们成群结队的去打柴,成年男丁下地。荒废一年的土地,需要翻一下,清理杂草,晒干烧灰,来年才能耕作。
除了赐名与赠干粮之外,多余的事情贾琏也没做太多,免得吓到百姓。
看见这些物资的百姓根本就扛不住激动的情绪,纷纷朝着府城的方向跪下磕头。
农耕社会的底层百姓,很多人一辈子的活动范围不过方圆五十里。是他们不想走的远一点么?非也,是朝廷用法律把百姓束缚在土地上,农耕国家没人种地,是要出大问题的。
数月来吃了一顿饱饭的王忠恩,赶着牛车回了山上,嗷嗷待铺的妇孺们见了粮食,顿时一片欢呼。蝼蚁尚且偷生,人求活天经地义。舍生取义是民族绵延几千年锻造的责任感。
米糠番薯叶番薯的组合,上辈子贾琏小时候,家里用来喂猪的。
数日后,下山的王忠恩等百姓二百余人,来到了王村。因为官府乱民下山,官府围剿,本地住户活不下去,纷纷跑路。看见官兵的时候,下山的百姓们还有点害怕,好在这些官兵和颜悦色的,为首者与王忠恩交接。
“二百零三口,无论妇孺老幼都是二百斤粮食,供尔等度过这个冬天。另外有农具一批,种子一车,旧衣物一车,盐一千斤。斧子、锯子等工具一车,所有东西都在这了,你检查一下,确认无误,按个手印,我好回去向贾大人交差。”
老百姓的要求真不高,能被老百姓逼反的官府,里头的官员真是个个该死。
人是不能没有希望的,一旦绝望了,要么爆发,要么躺平。
贾琏不是不想多给点,实在是没法给的太多了,因为今后会不断的有百姓下山求活。
付出了要求回报,是每个人最朴素的要求,也是这个社会公平的底线。一旦这个底线被践踏了,那就别怪别年轻人不给你面子。
“谢贾大人活命之恩,即日起,王村设贾二公牌位,日日祭拜。”
王忠恩以首领之名,发布了新村子的第一条集体公约。
粮食方面主要为晒干的番薯丝,大米只有两千斤。
就这么几样东西,百姓果腹之物,在郧阳这个地界上都不能保证吃饱。
郧阳这边山多,百姓在不多的水田里种的大米,他们可一口都吃不到,最多吃一口米糠和野菜的混合物。明末引进,大周朝太祖大力推广的番薯,才是这里百姓最常吃的粮食。
破败的屋子简单修缮,加一个茅草屋顶后,先安顿粮食和物资,百姓则靠着残垣断壁,对着篝火瑟瑟发抖的熬一夜。就这,每个人的眼睛里都有光。因为啊,看到希望了。
一直高度关注王村的贾琏,获悉回报后,忍不住叹息:“勤劳已经深入骨髓,百姓的生命力如同野草,给点阳光雨露,就能茁壮成长。一丁点的希望都看不到,才会铤而走险。”
一个典型诞生后,无数的人跟着效仿。不断有小股乱民下山,一开始还能有点好条件,比如给头耕牛之类的。后来的就别想了,能有粮食种子农具,就已经是竭力支应的结果。
庆幸的是这一政策得到了承辉帝的大力支持,严令周边各府,不得借机涨价。
这时候的官府对商人是不讲道理的,一把菜刀,平时卖五十文,现在你敢卖八十文,都能给你抓起来。让伱知道什么叫官府的铁拳。
王村是一个特例,多数百姓无非是回到了原来的村子,即便如此,产生的效应也是惊人的。山上的乱民,如同一个渐渐被抽干水的池鱼,日子一天一天的难过。
眼瞅着年关将至,郧阳山里没有下山的乱民团伙不多了。稀稀拉拉的还有六七股,其中为首的徐、丁二人,最近的日子是真的不好过。
别人敢下山,这哥俩是真不敢。身上拉了太多来自官府的仇恨,还有就是沾的人命太多。真的害怕,不敢冒险。因为这几乎是绝对要送命的事情。
一早起来,徐良将麾下的头目都叫一起开会:“我决定先下山看看,去会一会那个南阳百姓口中的贾恩公。”>
第210章 都在树典型
军事上的围堵,结合地方治理上出台的新官田租赁政策,文武并进,效果显著。
首先是积累不多的小股乱民,本来就是因为活不下去才上的山。
一开始是因为害怕而不敢下山,毕竟官军真的砍死你。后来一处携带妇孺的乱民撑不下去了,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首领独自下山,主动找到官军。
“在下王二麻子,此番下山是为贾大人承诺之事。在下自知有罪,不惧一死。但求大人放过山上那些妇孺。”被带到贾琏跟前的汉子是个瘦高个,长期营养不良,一脸的菜色。说话时,眼睛里闪动着一丝希望,他真是来送死的。他明明可以自己吃的好一点,红光满面的。
贾琏看着正值壮年,名字都没一个正经的首领,忍不住掩面叹息:“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非要说尔等有罪,那也不过是被逼无奈。”
王二麻子不过是个诨号,得知他并无大名时,贾琏道:“本官赠你一個名字如何?”
五尺高的汉子推金山倒玉柱,叩首道:“曾闻贾大人在南阳救了不少百姓,能得大人赐名,小人感激不荆”
只能说王二麻子的运气不错,贾琏需要一个典型。
“你诨号王二麻子,二为仲,今得重生,实陛下之恩也,理应牢记。故而,取谐音,赐你忠恩二字为名。”贾琏真不是惺惺作态,主要是一番南下看遍了地方上的事情后,觉得这年代的官僚士绅,真就是一座压在普通百姓头上的大山。
所以啊,付出没有回报,还要被人抱怨不肯996和007,当下的年轻人不炸窝都是怪事。
可见地方上的官绅剥削之狠毒!
有了大名的王忠恩连连磕头,当着众人的面,贾琏上前扶起他道:“山下有一处荒废的村子,今后改名为王村,尔等下山后安顿在王村。回去的时候,带上一些干粮,让大家吃饱了好有力气下山。”
其实贾琏觉得,王二麻子应该叫王义才好,可惜,不符合朝廷的需要。
次日天色微明,王村的百姓都起来了,寒风中喝一口热气腾腾的番薯丝米粥,妇孺们收拾家园,清洗旧衣物,小孩们成群结队的去打柴,成年男丁下地。荒废一年的土地,需要翻一下,清理杂草,晒干烧灰,来年才能耕作。
除了赐名与赠干粮之外,多余的事情贾琏也没做太多,免得吓到百姓。
看见这些物资的百姓根本就扛不住激动的情绪,纷纷朝着府城的方向跪下磕头。
农耕社会的底层百姓,很多人一辈子的活动范围不过方圆五十里。是他们不想走的远一点么?非也,是朝廷用法律把百姓束缚在土地上,农耕国家没人种地,是要出大问题的。
数月来吃了一顿饱饭的王忠恩,赶着牛车回了山上,嗷嗷待铺的妇孺们见了粮食,顿时一片欢呼。蝼蚁尚且偷生,人求活天经地义。舍生取义是民族绵延几千年锻造的责任感。
米糠番薯叶番薯的组合,上辈子贾琏小时候,家里用来喂猪的。
数日后,下山的王忠恩等百姓二百余人,来到了王村。因为官府乱民下山,官府围剿,本地住户活不下去,纷纷跑路。看见官兵的时候,下山的百姓们还有点害怕,好在这些官兵和颜悦色的,为首者与王忠恩交接。
“二百零三口,无论妇孺老幼都是二百斤粮食,供尔等度过这个冬天。另外有农具一批,种子一车,旧衣物一车,盐一千斤。斧子、锯子等工具一车,所有东西都在这了,你检查一下,确认无误,按个手印,我好回去向贾大人交差。”
老百姓的要求真不高,能被老百姓逼反的官府,里头的官员真是个个该死。
人是不能没有希望的,一旦绝望了,要么爆发,要么躺平。
贾琏不是不想多给点,实在是没法给的太多了,因为今后会不断的有百姓下山求活。
付出了要求回报,是每个人最朴素的要求,也是这个社会公平的底线。一旦这个底线被践踏了,那就别怪别年轻人不给你面子。
“谢贾大人活命之恩,即日起,王村设贾二公牌位,日日祭拜。”
王忠恩以首领之名,发布了新村子的第一条集体公约。
粮食方面主要为晒干的番薯丝,大米只有两千斤。
就这么几样东西,百姓果腹之物,在郧阳这个地界上都不能保证吃饱。
郧阳这边山多,百姓在不多的水田里种的大米,他们可一口都吃不到,最多吃一口米糠和野菜的混合物。明末引进,大周朝太祖大力推广的番薯,才是这里百姓最常吃的粮食。
破败的屋子简单修缮,加一个茅草屋顶后,先安顿粮食和物资,百姓则靠着残垣断壁,对着篝火瑟瑟发抖的熬一夜。就这,每个人的眼睛里都有光。因为啊,看到希望了。
一直高度关注王村的贾琏,获悉回报后,忍不住叹息:“勤劳已经深入骨髓,百姓的生命力如同野草,给点阳光雨露,就能茁壮成长。一丁点的希望都看不到,才会铤而走险。”
一个典型诞生后,无数的人跟着效仿。不断有小股乱民下山,一开始还能有点好条件,比如给头耕牛之类的。后来的就别想了,能有粮食种子农具,就已经是竭力支应的结果。
庆幸的是这一政策得到了承辉帝的大力支持,严令周边各府,不得借机涨价。
这时候的官府对商人是不讲道理的,一把菜刀,平时卖五十文,现在你敢卖八十文,都能给你抓起来。让伱知道什么叫官府的铁拳。
王村是一个特例,多数百姓无非是回到了原来的村子,即便如此,产生的效应也是惊人的。山上的乱民,如同一个渐渐被抽干水的池鱼,日子一天一天的难过。
眼瞅着年关将至,郧阳山里没有下山的乱民团伙不多了。稀稀拉拉的还有六七股,其中为首的徐、丁二人,最近的日子是真的不好过。
别人敢下山,这哥俩是真不敢。身上拉了太多来自官府的仇恨,还有就是沾的人命太多。真的害怕,不敢冒险。因为这几乎是绝对要送命的事情。
一早起来,徐良将麾下的头目都叫一起开会:“我决定先下山看看,去会一会那个南阳百姓口中的贾恩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