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22.com,回到明朝当太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如果说辽东犁庭并不能让群臣满意,反而多了些穷兵黩武、好大喜功的议论,那么接下来这一战,任谁都挑不到毛病。
就在沐琮起身前往云南不久,西北传来捷报:“官兵在红盐池大破瓦剌军马,斩杀甚众。”
比历史上早三年,还是王越,取得了自土木之变以来、自北京保卫战之后对瓦剌最大的胜利,将蒙古势力基本驱逐出河套地区。
河套地区的匪患,由来已久。
河套西、北、东三面环以黄河,黄河经此成一大弯曲。北通塞外,南临关中,西邻甘凉,东连幽燕,为长安北方藩篱,燕京翼侧屏障,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元朝败亡后,留下了不少残余势力投降明朝,其中很多居住在这里。土木之变后,北方防线空虚,蒙古势力趁机大肆南下;尤其景泰五年瓦剌内讧,也先被杀,北虏纷纷南下;不久,加思兰、孛罗忽和满都鲁等也出入河套。这自然不是友好往来,而是劫掠百姓。
西北地区改革时,对河套地区的匪患曾经加以驱逐,无奈游牧民族,多为轻骑兵,官军则由步兵、骑兵、战车、火器混编而成,一旦蒙古人放弃牛马辎重逃往大漠深处,官军很难有效追击;加上当时重点在防范宗室地主作乱,因此对于北方的处理力度不够。
现在内地已经安定,搜套便成了朝廷最重要的议题之一。当时兵部尚书罗琦建议一次集中十万精锐一举击破套部主力。
于谦反对:“首先,这里地广人稀,地形复杂,捕捉歼灭战的战机相当困难,一旦情况不利,蒙古残部甚至可以利用机动性的优势逃向漠北,官军的车营和步兵很难阻止;一旦决战失利,蒙古骑兵必然大举入塞,宁夏、延绥、甘肃三边防务顿时溃烂;其次,河套地区不仅有荒漠草甸,还有沙漠,因粮于敌不可能,集中大量支援于前线也受到限制;最重要的,朝廷现在百废待兴,马上又要对东北用兵,如果在西北同时进行大规模的兵力投入,恐怕国家难以承受,而且也很难有效震慑蒙古部落。”
于谦认为:“即便官军苦战击破套部主力,只要不在河套地区修筑完备的防御工事群,并迅速动员大规模屯垦戍边,那么第二年必然有蒙古人趁虚进入河套成为新的套虏。”
要彻底解决套虏,就要彻底平定北方。这是当年太宗皇帝没有完成的伟业,如今汪舜华并没有这样的信心,但事情还是要办——先重重打击一下对方士气再说;至于构筑由边墙、烽燧、城堡组成的防御体系,耗费实在不赀——现在北京的建设正在进行,怎么也要等这里完工再说。
建极十一年春,威宁伯王越前往宁夏镇守。考虑到西北地区分设延绥、宁夏和甘肃三镇,各镇奉命独自承担辖区内御边任务,凡遇战事,缺乏统一部署,所以多有败绩。
为有效巩固西北边,按照于谦的提议,设立总督陕西三边军务一员,以总督为首的文臣总理、武臣统兵和内臣监军的三权分掌制,加强西北军事防御能力,提高各镇协防御边效果,强化中央集权。
王越到任后不久,鞑靼侵犯河套地区,延绥告警,王越率军赶赴,在榆林派遣游击将军许宁出西路龙州、镇靖诸堡,范瑾出东路神木、镇羌诸堡,而自己与中官秦刚守榆林城为声援。
明军各部均获胜,鞑靼军撤退;但引军回程途中,延绥又告警。王越马上回头赶赴延绥为援。敌军一万多人分五路入侵,王越命将军许宁等率军将其击退,随即破敌于开荒川,诸将追击逃敌到牛家寨,敌酋阿罗出被乱箭射中逃走。
建极十二年九月十三日,王越接到情报,癿加思兰、孛罗忽、满都鲁率部自河套全线出动,向安定、秦州一带州县逼近。
他立刻命令宁夏、延绥等各地镇抚官员拘收人畜,做好迎敌的准备,自己亲领官军由榆林行至波罗堡。
王越意识到,如果按部就班地领兵支援,当地占地狭小、粮草不足的屯堡难以驻扎下如此庞大的队伍。而且到达当地要经过上千里的跋涉,军队疲惫不堪,同样不利于战局。另外,摆在他面前的还有一项艰难的任务,那就是借蒙古主力西行之际,深入边墙之外的河套,奔袭蒙古军后方,完成二十年来朝廷所企盼的搜套捣剿。
王越凭借着敏锐的军事直觉,毅然深入河套的军事冒险,并做好了两手准备。他分兵给延绥巡抚余子俊,命其日夜兼程赶赴宁夏,配合当地守军防备癿加斯兰的入侵;同时调集了延绥游击将军许宁、宣府游击周玉等路官军近五千骑兵。二十五日晚,全军从榆林红山儿墩出境北行,拉开了进军河套的序幕。
官军昼夜兼行一百八十余里,首先到达白碱滩北下营。在该地,王越选派了十二名探子分三路侦查敌情;第二日,全军又行一百五十余里,接着接到了刺探的情报,得知蒙古军老营在北方五十余里外的红盐池附近。王越立即作出部署,挑选精锐部队作为先锋分作两哨,分别由许宁与周玉统领。在两队兵马向红盐池推进同时,他又派出了一支一千余人队伍,以地形为掩护悄悄逼近敌军营帐。
当官军行至距离红盐池营帐二十余里的地方时,蒙古人如梦方醒,急忙召集部队摆列阵型。随后两翼明军向着蒙古匆忙布置的阵列发起冲锋,两军在红盐池畔展开了激战。然而,当蒙古军队看到从身后营帐里呼啸杀出的官军时,全军陷入了混乱之中。很快这支蒙古部队就在明军骑兵的马刀与箭矢下变作了一群抱头鼠窜的乌合之众。在一片绝望的呼号中,蒙古人纷纷逃向明军在西北方向上的缺口以寻求活路。满山遍野的牛羊、骆驼、马匹,堆积成山的弓箭皮袄,乃至蒙古壮丁的妻儿子女统统留给了明军。
红盐池之战以明军的完胜告终。明军满载着战利品,返回境内,身后只留下火光冲天的一座座庐帐。
然而这场出征并未就此结束,在王越红盐池之战取得辉煌胜利的同时,抄掠内地的癿加思兰、孛罗忽、满都鲁正准备带着抢夺的财物与人畜撤离。王越领兵回到境内,接着便马不停蹄地挥师西进,与各路明军在韦州城汇合,围堵退走明朝边境的蒙古主力。
十月十一日,几路明军在红城儿一地与蒙古军队遭遇。这支蒙古部队约有一万人,全部披戴明盔青甲,以潮水之势向明军冲来。明军苦战半天,最终将其击败。
战俘供称,这支部队正是孛罗忽与满都鲁所率领的劫掠明地的部队,两人战败后惊慌逃往北方。
十月十三日,明军再传捷报。都督刘聚于三岔一地击败癿加思兰部的主力部队。
自此,此次河套内外的战争最终以明朝的胜利画上句号。
红盐池之战,明朝重写了边墙内外的势力格局。自癿加思兰、孛罗忽、满都鲁三部从红盐池之战以及后续的红城儿、三岔之战等一系列战役中遭受重创后,心有余悸的蒙古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胆量再次入据河套;而当他们敢入套的时候,已经没办法入套了。
此前余子俊上疏筑墙建堡,但还没开始修筑,就赶上红盐池大战。汪舜华也就同意全力兴建工程。东起清水营,西抵花马池,连绵一千七百七十里,凿崖筑墙,又在其下挖濠沟,一直连绵不绝。每隔二三里建置瞭望台、崖栅以便巡视警戒;又在崖栅空处筑矮墙,横一斜二如箕状,用来瞭望和避箭。动用士兵四万人,不到三个月就完工了。墙内的土地全部分给军队屯垦,一年收获粮食六万石有余。
可以说,红盐池之战极大地鼓舞了明朝上下,并大大加速了明朝扩军备战的步伐。
王越论功进侯爵,刘聚进晋宁伯,许宁进都督同知,代郭登守大同——郭登年老,几次上书,汪舜华准了,让他回京,入朝掌中军都督府事,总神机营兼提督十二营诸军事,随后到中央军校教导学生;其他有功将士俱赏。
大家包括王越心里都很清楚,汪太后给伯爵很大方,拿到世袭资格也不大难,但越往上就不容易了,立了大功,基本就是涨工资、给赐田;尤其拿到侯爵以后,基本上就要到地方镇守或者在禁军操练,不再指挥战事——实在是公爵太贵重,舍不得。
当然大家心底也就叹息一下,这样也好,虽然很难拿到公爵,但能够永保富贵、荫及子孙,比起洪武末年的大清洗,不知道好了几何。
估计侯爵就是王越的天花板,只是没有人想到,他居然能够突破这个天花板,走向人臣的巅峰。
稍微遗憾的是,此时的河套平原因为降水线南移,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但这难不住农耕民族。
&n... -->>
如果说辽东犁庭并不能让群臣满意,反而多了些穷兵黩武、好大喜功的议论,那么接下来这一战,任谁都挑不到毛病。
就在沐琮起身前往云南不久,西北传来捷报:“官兵在红盐池大破瓦剌军马,斩杀甚众。”
比历史上早三年,还是王越,取得了自土木之变以来、自北京保卫战之后对瓦剌最大的胜利,将蒙古势力基本驱逐出河套地区。
河套地区的匪患,由来已久。
河套西、北、东三面环以黄河,黄河经此成一大弯曲。北通塞外,南临关中,西邻甘凉,东连幽燕,为长安北方藩篱,燕京翼侧屏障,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元朝败亡后,留下了不少残余势力投降明朝,其中很多居住在这里。土木之变后,北方防线空虚,蒙古势力趁机大肆南下;尤其景泰五年瓦剌内讧,也先被杀,北虏纷纷南下;不久,加思兰、孛罗忽和满都鲁等也出入河套。这自然不是友好往来,而是劫掠百姓。
西北地区改革时,对河套地区的匪患曾经加以驱逐,无奈游牧民族,多为轻骑兵,官军则由步兵、骑兵、战车、火器混编而成,一旦蒙古人放弃牛马辎重逃往大漠深处,官军很难有效追击;加上当时重点在防范宗室地主作乱,因此对于北方的处理力度不够。
现在内地已经安定,搜套便成了朝廷最重要的议题之一。当时兵部尚书罗琦建议一次集中十万精锐一举击破套部主力。
于谦反对:“首先,这里地广人稀,地形复杂,捕捉歼灭战的战机相当困难,一旦情况不利,蒙古残部甚至可以利用机动性的优势逃向漠北,官军的车营和步兵很难阻止;一旦决战失利,蒙古骑兵必然大举入塞,宁夏、延绥、甘肃三边防务顿时溃烂;其次,河套地区不仅有荒漠草甸,还有沙漠,因粮于敌不可能,集中大量支援于前线也受到限制;最重要的,朝廷现在百废待兴,马上又要对东北用兵,如果在西北同时进行大规模的兵力投入,恐怕国家难以承受,而且也很难有效震慑蒙古部落。”
于谦认为:“即便官军苦战击破套部主力,只要不在河套地区修筑完备的防御工事群,并迅速动员大规模屯垦戍边,那么第二年必然有蒙古人趁虚进入河套成为新的套虏。”
要彻底解决套虏,就要彻底平定北方。这是当年太宗皇帝没有完成的伟业,如今汪舜华并没有这样的信心,但事情还是要办——先重重打击一下对方士气再说;至于构筑由边墙、烽燧、城堡组成的防御体系,耗费实在不赀——现在北京的建设正在进行,怎么也要等这里完工再说。
建极十一年春,威宁伯王越前往宁夏镇守。考虑到西北地区分设延绥、宁夏和甘肃三镇,各镇奉命独自承担辖区内御边任务,凡遇战事,缺乏统一部署,所以多有败绩。
为有效巩固西北边,按照于谦的提议,设立总督陕西三边军务一员,以总督为首的文臣总理、武臣统兵和内臣监军的三权分掌制,加强西北军事防御能力,提高各镇协防御边效果,强化中央集权。
王越到任后不久,鞑靼侵犯河套地区,延绥告警,王越率军赶赴,在榆林派遣游击将军许宁出西路龙州、镇靖诸堡,范瑾出东路神木、镇羌诸堡,而自己与中官秦刚守榆林城为声援。
明军各部均获胜,鞑靼军撤退;但引军回程途中,延绥又告警。王越马上回头赶赴延绥为援。敌军一万多人分五路入侵,王越命将军许宁等率军将其击退,随即破敌于开荒川,诸将追击逃敌到牛家寨,敌酋阿罗出被乱箭射中逃走。
建极十二年九月十三日,王越接到情报,癿加思兰、孛罗忽、满都鲁率部自河套全线出动,向安定、秦州一带州县逼近。
他立刻命令宁夏、延绥等各地镇抚官员拘收人畜,做好迎敌的准备,自己亲领官军由榆林行至波罗堡。
王越意识到,如果按部就班地领兵支援,当地占地狭小、粮草不足的屯堡难以驻扎下如此庞大的队伍。而且到达当地要经过上千里的跋涉,军队疲惫不堪,同样不利于战局。另外,摆在他面前的还有一项艰难的任务,那就是借蒙古主力西行之际,深入边墙之外的河套,奔袭蒙古军后方,完成二十年来朝廷所企盼的搜套捣剿。
王越凭借着敏锐的军事直觉,毅然深入河套的军事冒险,并做好了两手准备。他分兵给延绥巡抚余子俊,命其日夜兼程赶赴宁夏,配合当地守军防备癿加斯兰的入侵;同时调集了延绥游击将军许宁、宣府游击周玉等路官军近五千骑兵。二十五日晚,全军从榆林红山儿墩出境北行,拉开了进军河套的序幕。
官军昼夜兼行一百八十余里,首先到达白碱滩北下营。在该地,王越选派了十二名探子分三路侦查敌情;第二日,全军又行一百五十余里,接着接到了刺探的情报,得知蒙古军老营在北方五十余里外的红盐池附近。王越立即作出部署,挑选精锐部队作为先锋分作两哨,分别由许宁与周玉统领。在两队兵马向红盐池推进同时,他又派出了一支一千余人队伍,以地形为掩护悄悄逼近敌军营帐。
当官军行至距离红盐池营帐二十余里的地方时,蒙古人如梦方醒,急忙召集部队摆列阵型。随后两翼明军向着蒙古匆忙布置的阵列发起冲锋,两军在红盐池畔展开了激战。然而,当蒙古军队看到从身后营帐里呼啸杀出的官军时,全军陷入了混乱之中。很快这支蒙古部队就在明军骑兵的马刀与箭矢下变作了一群抱头鼠窜的乌合之众。在一片绝望的呼号中,蒙古人纷纷逃向明军在西北方向上的缺口以寻求活路。满山遍野的牛羊、骆驼、马匹,堆积成山的弓箭皮袄,乃至蒙古壮丁的妻儿子女统统留给了明军。
红盐池之战以明军的完胜告终。明军满载着战利品,返回境内,身后只留下火光冲天的一座座庐帐。
然而这场出征并未就此结束,在王越红盐池之战取得辉煌胜利的同时,抄掠内地的癿加思兰、孛罗忽、满都鲁正准备带着抢夺的财物与人畜撤离。王越领兵回到境内,接着便马不停蹄地挥师西进,与各路明军在韦州城汇合,围堵退走明朝边境的蒙古主力。
十月十一日,几路明军在红城儿一地与蒙古军队遭遇。这支蒙古部队约有一万人,全部披戴明盔青甲,以潮水之势向明军冲来。明军苦战半天,最终将其击败。
战俘供称,这支部队正是孛罗忽与满都鲁所率领的劫掠明地的部队,两人战败后惊慌逃往北方。
十月十三日,明军再传捷报。都督刘聚于三岔一地击败癿加思兰部的主力部队。
自此,此次河套内外的战争最终以明朝的胜利画上句号。
红盐池之战,明朝重写了边墙内外的势力格局。自癿加思兰、孛罗忽、满都鲁三部从红盐池之战以及后续的红城儿、三岔之战等一系列战役中遭受重创后,心有余悸的蒙古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胆量再次入据河套;而当他们敢入套的时候,已经没办法入套了。
此前余子俊上疏筑墙建堡,但还没开始修筑,就赶上红盐池大战。汪舜华也就同意全力兴建工程。东起清水营,西抵花马池,连绵一千七百七十里,凿崖筑墙,又在其下挖濠沟,一直连绵不绝。每隔二三里建置瞭望台、崖栅以便巡视警戒;又在崖栅空处筑矮墙,横一斜二如箕状,用来瞭望和避箭。动用士兵四万人,不到三个月就完工了。墙内的土地全部分给军队屯垦,一年收获粮食六万石有余。
可以说,红盐池之战极大地鼓舞了明朝上下,并大大加速了明朝扩军备战的步伐。
王越论功进侯爵,刘聚进晋宁伯,许宁进都督同知,代郭登守大同——郭登年老,几次上书,汪舜华准了,让他回京,入朝掌中军都督府事,总神机营兼提督十二营诸军事,随后到中央军校教导学生;其他有功将士俱赏。
大家包括王越心里都很清楚,汪太后给伯爵很大方,拿到世袭资格也不大难,但越往上就不容易了,立了大功,基本就是涨工资、给赐田;尤其拿到侯爵以后,基本上就要到地方镇守或者在禁军操练,不再指挥战事——实在是公爵太贵重,舍不得。
当然大家心底也就叹息一下,这样也好,虽然很难拿到公爵,但能够永保富贵、荫及子孙,比起洪武末年的大清洗,不知道好了几何。
估计侯爵就是王越的天花板,只是没有人想到,他居然能够突破这个天花板,走向人臣的巅峰。
稍微遗憾的是,此时的河套平原因为降水线南移,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但这难不住农耕民族。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