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22.com,回到明朝当太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汪舜华看了奏疏,没有扔到一边去,而是想了很久。新政策出台后,有一大波人将断绝生活来源,她是知道的。虽然看不惯他们白吃白喝,但让人家饿死也不好;而且蜀王说的没错,宗室从小也是读圣贤书长大的,现在国家正值用人之际,放着这么大群人不用,不是明智的选择;而且自己怎么也要想想以后跟太祖皇帝交代,以及在历史书上的评价。
对待宗室刻薄,会很难听的!
尤其她只是朱家的媳妇,可不希望背个“圣女杀宗室”的名声。
这样一想,就把四位内阁大臣招进来商量。四人之前都是看到过了,只是关乎藩王,不好出主意;这会儿见太后犹豫,也就说了:“还是要给藩王一条出路,否则把人逼到绝境了,也不大好。”
既然人家这样知趣,也不好意思不理不睬。只是现在宗室的底数是多少,心里没底;而且一奏就准,谁知道别的藩王愿不愿意。
蜀王的奏疏很快通过《光明时报》传播。不久襄王上表赞成,老人家德高望重。他一开口,秦王、晋王、鲁王等10多位藩王和60多位郡王马上上书,表忠心的同时,都赞成这样做。
今年闰年,多了一个十一月。不过临近年底,负责削藩的勋贵陆续回京,北京城终于恢复了人气。
汪舜华立刻下令嘉赏——战果丰硕,应该嘉赏,尤其英国公张懋和定国公徐永宁、魏国公徐承宗,以及镇守边关的杨信、朱辅,各赏了五百两银子——真不多,但还有锦衣玉带、金花御酒什么的;其他的参加的官员赏了三个月工资,太学生们依旧拿了10两银子回去;当然干得特别出色的奖金要加倍。
宗人府组织加班加点的统计数据,因为大家之前路上都已经统计好了,所以现在只需要汇总。
总的来说,削藩的成果是非常突出的。之前藩王有25个,现在周王、楚王、赵王因无嫡除国,宁王、伊王、郑王、肃王、庆王外加约等于藩王的靖江王因犯罪夺爵,另外淮王没有嫡子,韩王同样岌岌可危,那就还剩15个,其他的还要看世子考试能不能通过;郡王方面斩获同样很大,原有郡王总共145人,因罪或无嫡夺爵64人,还剩81人,当然其中还包括10来个父亲死了几年等着上位的,目前有嫡子的占三分之二,郡主什么的一般都是结婚之前才册封,而且只管到郡王级别,也就是现任郡王的孙女,而且都要是嫡出,加起来二百多人,满十岁的接近100;因罪夺职三百多人,新请名和吃空饷冲抵——藩王郡王财大气粗,一般生了孩子就请名,下面的就要看人品了。已经册封的,将军刚过400,中尉200多,有资格考试的400多人,主要是越往下嫡子也就多了。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
首先俸禄暂时不动,而且汪舜华心存愧疚,下旨取消折色俸,以后都是真金白银,实在是出人意外。
张凤本来还说:“太后,还是就按蜀王的提议,给亲王郡王工资打对折,每年可以节省近20万石。”
汪舜华摆手,声音有点沙哑:“亲王们不仅遣散了护卫、交出了土地,有的甚至在卖家当来落实朝廷的要求,即便说不上忠心耿耿,也确实尽心尽力。都是皇帝的手足,也别太为难他们。日子还长,不着急。”
张凤不好说话了。
然后就是允许宗室参合四民之业——但注意,参加科第入仕的必须得是郡王以下才行,已经继承王爵的就不要想了,没有两头便宜都占的好事;同时,也不享受特权,免得外头打着宗室的旗号干烂事,败坏皇室名声,皇室不背这黑锅。
李实还提出一个建议:“以后宗室要考骑射,总闷在家里练不出来,不如允许他们到郊外去练习。”可以,待在院子里怎么骑马射箭?没得说皇帝为难人家;当然只能出县,出府还是要打报告;出了门,地方官和各级监察御史什么的就要盯紧点,严防扰民!
下完旨,汪舜华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还没喘过气,英国公、魏国公、定国公等勋贵联名上书,请求削自己,方案也给出来了,一是降薪;二是严格继承,只有嫡子才能接班,而且只管一个,不能出现哥哥当国公,弟弟又当指挥使的情况;三就是要参加考试,尤其武艺,毕竟是要上战场的。
汪舜华当然知道,勋贵们这么做是想以退为进,避免因为长得太胖被盯上。
她想的不错,这次削藩,勋贵们去盯梢的时候,多少有点兔死狐悲的感受,汪太后对宗室都能下狠手,何况我们这些外姓人?宗室吃得多,勋贵吃的也不少!而且勋贵一般都在北京,请封什么的都比较方便,相关... -->>
汪舜华看了奏疏,没有扔到一边去,而是想了很久。新政策出台后,有一大波人将断绝生活来源,她是知道的。虽然看不惯他们白吃白喝,但让人家饿死也不好;而且蜀王说的没错,宗室从小也是读圣贤书长大的,现在国家正值用人之际,放着这么大群人不用,不是明智的选择;而且自己怎么也要想想以后跟太祖皇帝交代,以及在历史书上的评价。
对待宗室刻薄,会很难听的!
尤其她只是朱家的媳妇,可不希望背个“圣女杀宗室”的名声。
这样一想,就把四位内阁大臣招进来商量。四人之前都是看到过了,只是关乎藩王,不好出主意;这会儿见太后犹豫,也就说了:“还是要给藩王一条出路,否则把人逼到绝境了,也不大好。”
既然人家这样知趣,也不好意思不理不睬。只是现在宗室的底数是多少,心里没底;而且一奏就准,谁知道别的藩王愿不愿意。
蜀王的奏疏很快通过《光明时报》传播。不久襄王上表赞成,老人家德高望重。他一开口,秦王、晋王、鲁王等10多位藩王和60多位郡王马上上书,表忠心的同时,都赞成这样做。
今年闰年,多了一个十一月。不过临近年底,负责削藩的勋贵陆续回京,北京城终于恢复了人气。
汪舜华立刻下令嘉赏——战果丰硕,应该嘉赏,尤其英国公张懋和定国公徐永宁、魏国公徐承宗,以及镇守边关的杨信、朱辅,各赏了五百两银子——真不多,但还有锦衣玉带、金花御酒什么的;其他的参加的官员赏了三个月工资,太学生们依旧拿了10两银子回去;当然干得特别出色的奖金要加倍。
宗人府组织加班加点的统计数据,因为大家之前路上都已经统计好了,所以现在只需要汇总。
总的来说,削藩的成果是非常突出的。之前藩王有25个,现在周王、楚王、赵王因无嫡除国,宁王、伊王、郑王、肃王、庆王外加约等于藩王的靖江王因犯罪夺爵,另外淮王没有嫡子,韩王同样岌岌可危,那就还剩15个,其他的还要看世子考试能不能通过;郡王方面斩获同样很大,原有郡王总共145人,因罪或无嫡夺爵64人,还剩81人,当然其中还包括10来个父亲死了几年等着上位的,目前有嫡子的占三分之二,郡主什么的一般都是结婚之前才册封,而且只管到郡王级别,也就是现任郡王的孙女,而且都要是嫡出,加起来二百多人,满十岁的接近100;因罪夺职三百多人,新请名和吃空饷冲抵——藩王郡王财大气粗,一般生了孩子就请名,下面的就要看人品了。已经册封的,将军刚过400,中尉200多,有资格考试的400多人,主要是越往下嫡子也就多了。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
首先俸禄暂时不动,而且汪舜华心存愧疚,下旨取消折色俸,以后都是真金白银,实在是出人意外。
张凤本来还说:“太后,还是就按蜀王的提议,给亲王郡王工资打对折,每年可以节省近20万石。”
汪舜华摆手,声音有点沙哑:“亲王们不仅遣散了护卫、交出了土地,有的甚至在卖家当来落实朝廷的要求,即便说不上忠心耿耿,也确实尽心尽力。都是皇帝的手足,也别太为难他们。日子还长,不着急。”
张凤不好说话了。
然后就是允许宗室参合四民之业——但注意,参加科第入仕的必须得是郡王以下才行,已经继承王爵的就不要想了,没有两头便宜都占的好事;同时,也不享受特权,免得外头打着宗室的旗号干烂事,败坏皇室名声,皇室不背这黑锅。
李实还提出一个建议:“以后宗室要考骑射,总闷在家里练不出来,不如允许他们到郊外去练习。”可以,待在院子里怎么骑马射箭?没得说皇帝为难人家;当然只能出县,出府还是要打报告;出了门,地方官和各级监察御史什么的就要盯紧点,严防扰民!
下完旨,汪舜华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还没喘过气,英国公、魏国公、定国公等勋贵联名上书,请求削自己,方案也给出来了,一是降薪;二是严格继承,只有嫡子才能接班,而且只管一个,不能出现哥哥当国公,弟弟又当指挥使的情况;三就是要参加考试,尤其武艺,毕竟是要上战场的。
汪舜华当然知道,勋贵们这么做是想以退为进,避免因为长得太胖被盯上。
她想的不错,这次削藩,勋贵们去盯梢的时候,多少有点兔死狐悲的感受,汪太后对宗室都能下狠手,何况我们这些外姓人?宗室吃得多,勋贵吃的也不少!而且勋贵一般都在北京,请封什么的都比较方便,相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