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22.com,回到明朝当太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把水银炼成金银,也确实是炼丹家们孜孜以求的。
李守义道:“太后,臣请您赐给一口锅,臣现在就把汞变成银子。”
汪舜华到底点头,不过还是很够意思:“水银有剧毒,你们都散开一些,最好捂住口鼻。”
李守义的脸色实在好看,只得吩咐道童生火,把油浇在柴禾上,火苗一下子蹿起来。
李守义比划一番,接过罐子朝锅里倒下去,汪舜华瞧着还不少,担心散发后中毒,捂住口鼻。
李守义以为她故弄玄虚,围着锅转起来,嘴里念念有词,好半晌才作罢;再过一会,吩咐道童把银子倒到模子里铸成银锭。
这话很笃定,群臣都忍不住好奇。王文伸头一看,汞正翻滚着,一片银色。
李守义要来银模,用勺把银水舀起,倒在银模里。
望着银模里的银子,众人都是大开眼界。
汪舜华吩咐内官泼水,一时间发出嗤嗤的响声,热浪袭人,众人这才回过神来。
王文用手一摸,还有些烫手,拿起两块银子,对着一磕,发出清脆的金属撞击声,很是悦耳,和普通的银子没有区别,有些不可思议。
户部尚书张凤也跑过来,拿起两块银子,对磕一下,发出响声,仿佛天籁。
李守义表功,汪舜华冷笑:“雕虫小技,也好意思拿出来。——要鉴定这东西是水银还是银子,很简单,测密度。——户部尚书就在这里,同样体积的银元宝该多重,用手一试就知道。”
张凤回过神来:“确实比正常的重一些。”
于谦点头,点石成金的故事听过很多年,可是怎么都觉得不靠谱,否则早就把道士们抓过来炼了,怎么可能还到处找钱。
内官马上安排测量,确实比水银稍轻,比银重;还不服?宫里有的是银子,拿来一测,什么都出来了。
汪舜华道:“所谓水银变银子,不过是一点小伎俩。铜铁铅汞都不可能变成银子金子。你不过是将汞和银粉混在一起,加热之后熔融,然后放到银模里,冷却之后就凝结成块。汞和银子的颜色相同,肉眼辨别不出真伪。刚才你围着锅边乱转,袍袖不住晃动,应该是趁机把银粉加入到锅里。”
李守义脸色彻底变了。
汪舜华道:“我刚才说水银有毒,你不相信,可以试给你看。”
吩咐将余下的水银泼到地上,放出一群小猫小狗扑过去,没多久,全摇摇晃晃、站立不住,扑倒在地。
众人倒吸了一口冷气,李守义难以置信,扑过去拨开猫犬。他俯在地上,要去捧水银,只是刚才瓶子离得近,水银很烫,只得摸了又摸,哪曾想栽倒在地,抽搐两下,昏死过去;众人顿时失色,忙往后退了几步,汪舜华吩咐用冷水把火熄了,把汞淋透了,又盖上锅盖,这才收拾了;李守义被抬了下去,周道宁等人还好,胡守信等人是真的跪了。
别人都是哭求放过,说李守义刚到北京,不知道他的底细;只有胡守信呆呆趴在地上不动,过了好久才痛哭失声:“怎么会这样,怎么会有毒?——我这些年都在做什么!”
看他泪流满面、一副哀莫大于心死的样子,汪舜华突然有些不忍,毕竟几千年都是这样的,突然说你们全错了,从根本上就错了,确实有点残忍。
百官却丝毫不为所动,早看这群道士不顺眼了,恨不得全弄死才好。
别人都在恳求免死,胡守信却笑道:“我炼丹二十年,居然从根子上就是错的,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请太后赐我一死。”
汪舜华道:“古人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如今明白过来,并不算晚——你既然潜心炼丹多年,想必造诣颇深,何不做些为国为民的事。”
胡守信笑道:“太后要杀便杀,何必讽刺我?我还能做什么?——还要炼丹去害人吗?”
汪舜华道:“丹药害人不假,可是炼丹术并非一无是处。金丹固然害人,可若剔除铅汞这些毒物和其他杂质,制成丹剂,却颇有效用,而且方便易行,适合推广,能够救人性命。”
胡守信一怔:“丹剂不是没有,只是自己一心沉溺金丹,还真没有注意到;如果和太医们合作,说不定真能做出几剂好药。”
汪舜华道:“炼丹的过程,其实是各种矿物质在一起相互反应变化的过程,自然会产生很多新鲜的事物,除了豆腐,火药也是在这过程中发明的。如果悉心研究摸索这些变化的规律,构建全面系统的化学学术体系,并进行有效利用,定能造福世人。”
李贤出来奏道:“太后所言极是。如今防守北方要用到火炮,只是不甚称手。既然这些个道士了解炸药,可容他们戴罪立功。”
他算是看出来了,汪太后并不想杀人。
汪舜华点头:“先让他们去科学院上班吧。”
安顿好了,汪舜华还亲自去视察了道士们的炼丹房。
于谦等人极力阻拦,汪舜华摆手:“放心,我就是看看。”
在走进炼丹房的那一霎那,汪舜华突然就明白了天朝化学停滞不前的原因——器具!
现在实验室里最多的设备就是陶制,根本看不清楚里面发生了什么。炼了几千年丹,除了磕死一堆有名的没名的皇帝,就只是炼出豆腐和火药。天知道多少化学现象从他们眼皮底下溜走了,又错过了多少把炼丹术发展成化学的良机!
汪舜华马上想到《西游记》里,猴子从八卦炉里逃生的故事,要是太上老君用的是透明的玻璃炉子,猴子不知道死了几次了。
道士们听说是炼丹房设备有问题,都很惊讶:千百年来老祖宗都是用的这些东西!
现在听太后说要用透明的、无色的器皿,倒是很向往,但这东西怎么造的出来!
汪舜华把进口的玻璃给他们:“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们。洋人能做出来的东西,我不相信我们做不出来。”
与此同时,还要应付一波又一波不怕死的家伙。他们卖力推销各种产品,什么大力丸回春丹之类的,甚至还有些不可说;被汪舜华扔到地上了。
她语气相当严肃:“不要认为朝廷的名爵只是个名头,也不要把我当成傻子,所有的东西都是要经受住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你们如果想不出朝廷想要什么,我可以把话说明白一些——一是典籍记载的有利于国计民生但是已经失传的各种工具或者方法,比如地动仪木牛流马,只要你能够复原出来,就给你算;二是现在已经有但是做得不够好或者造价太高不能推广的,你改良了,也算。”
“如果还想不起来,我可以再指几条路——用的毛笔,都需要不停地蘸着墨书写,费时费力,能不能把墨装进笔杆里,可以不间断的书写?道士们用的陶器,里面什么情况根本看不见,外国有进贡的玻璃,但是价钱贵的吓人,能不能破解制造的方法?——这几样,谁做出来了,做好了,直接封院士,赏银千两,再用一万银子买断专利。”
“炼钢、纺织、火炮、印刷,有一个说一个,只要能提高生产效率。官位也好,银子也罢,我出得起!”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现在死亡率那么高,别说瘟疫,就是头疼脑热感冒发烧之类的小毛病,都可能天人永隔。你们谁能有效治愈这些疾病,朝廷难道会亏待你?”
“运输不方便,都得靠人畜,速度提不上去,要修路——有没有简便的方法?这个太难了,但是可以改进一下。漕运劳师动众,耗资巨万而且损耗严重,能不能用持续不断地机械力取代人工?你们注意到煮饭烧水的时候,如果不及时关火,锅盖子就会被顶起来。为什么?是因为水蒸汽在推着盖子动。能不能把这种向上的力道转化为向前的力道?——能不能制造一台机器,装在车上或者船上,依靠蒸汽来推动车船前行?不要跟我说不可能,你没做过,怎么知道不可能?”
“水稻小麦这些粮食,现在每亩产出最高不过三石,还得是太湖平原这些膏腴之地,其他地方不到两石。你们谁能把平均亩产量翻一倍,或者最高亩产提高两倍。只要能做到这些,世袭公爵,够不够?”
前来献宝的面面相觑,各自退下了。
把水银炼成金银,也确实是炼丹家们孜孜以求的。
李守义道:“太后,臣请您赐给一口锅,臣现在就把汞变成银子。”
汪舜华到底点头,不过还是很够意思:“水银有剧毒,你们都散开一些,最好捂住口鼻。”
李守义的脸色实在好看,只得吩咐道童生火,把油浇在柴禾上,火苗一下子蹿起来。
李守义比划一番,接过罐子朝锅里倒下去,汪舜华瞧着还不少,担心散发后中毒,捂住口鼻。
李守义以为她故弄玄虚,围着锅转起来,嘴里念念有词,好半晌才作罢;再过一会,吩咐道童把银子倒到模子里铸成银锭。
这话很笃定,群臣都忍不住好奇。王文伸头一看,汞正翻滚着,一片银色。
李守义要来银模,用勺把银水舀起,倒在银模里。
望着银模里的银子,众人都是大开眼界。
汪舜华吩咐内官泼水,一时间发出嗤嗤的响声,热浪袭人,众人这才回过神来。
王文用手一摸,还有些烫手,拿起两块银子,对着一磕,发出清脆的金属撞击声,很是悦耳,和普通的银子没有区别,有些不可思议。
户部尚书张凤也跑过来,拿起两块银子,对磕一下,发出响声,仿佛天籁。
李守义表功,汪舜华冷笑:“雕虫小技,也好意思拿出来。——要鉴定这东西是水银还是银子,很简单,测密度。——户部尚书就在这里,同样体积的银元宝该多重,用手一试就知道。”
张凤回过神来:“确实比正常的重一些。”
于谦点头,点石成金的故事听过很多年,可是怎么都觉得不靠谱,否则早就把道士们抓过来炼了,怎么可能还到处找钱。
内官马上安排测量,确实比水银稍轻,比银重;还不服?宫里有的是银子,拿来一测,什么都出来了。
汪舜华道:“所谓水银变银子,不过是一点小伎俩。铜铁铅汞都不可能变成银子金子。你不过是将汞和银粉混在一起,加热之后熔融,然后放到银模里,冷却之后就凝结成块。汞和银子的颜色相同,肉眼辨别不出真伪。刚才你围着锅边乱转,袍袖不住晃动,应该是趁机把银粉加入到锅里。”
李守义脸色彻底变了。
汪舜华道:“我刚才说水银有毒,你不相信,可以试给你看。”
吩咐将余下的水银泼到地上,放出一群小猫小狗扑过去,没多久,全摇摇晃晃、站立不住,扑倒在地。
众人倒吸了一口冷气,李守义难以置信,扑过去拨开猫犬。他俯在地上,要去捧水银,只是刚才瓶子离得近,水银很烫,只得摸了又摸,哪曾想栽倒在地,抽搐两下,昏死过去;众人顿时失色,忙往后退了几步,汪舜华吩咐用冷水把火熄了,把汞淋透了,又盖上锅盖,这才收拾了;李守义被抬了下去,周道宁等人还好,胡守信等人是真的跪了。
别人都是哭求放过,说李守义刚到北京,不知道他的底细;只有胡守信呆呆趴在地上不动,过了好久才痛哭失声:“怎么会这样,怎么会有毒?——我这些年都在做什么!”
看他泪流满面、一副哀莫大于心死的样子,汪舜华突然有些不忍,毕竟几千年都是这样的,突然说你们全错了,从根本上就错了,确实有点残忍。
百官却丝毫不为所动,早看这群道士不顺眼了,恨不得全弄死才好。
别人都在恳求免死,胡守信却笑道:“我炼丹二十年,居然从根子上就是错的,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请太后赐我一死。”
汪舜华道:“古人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如今明白过来,并不算晚——你既然潜心炼丹多年,想必造诣颇深,何不做些为国为民的事。”
胡守信笑道:“太后要杀便杀,何必讽刺我?我还能做什么?——还要炼丹去害人吗?”
汪舜华道:“丹药害人不假,可是炼丹术并非一无是处。金丹固然害人,可若剔除铅汞这些毒物和其他杂质,制成丹剂,却颇有效用,而且方便易行,适合推广,能够救人性命。”
胡守信一怔:“丹剂不是没有,只是自己一心沉溺金丹,还真没有注意到;如果和太医们合作,说不定真能做出几剂好药。”
汪舜华道:“炼丹的过程,其实是各种矿物质在一起相互反应变化的过程,自然会产生很多新鲜的事物,除了豆腐,火药也是在这过程中发明的。如果悉心研究摸索这些变化的规律,构建全面系统的化学学术体系,并进行有效利用,定能造福世人。”
李贤出来奏道:“太后所言极是。如今防守北方要用到火炮,只是不甚称手。既然这些个道士了解炸药,可容他们戴罪立功。”
他算是看出来了,汪太后并不想杀人。
汪舜华点头:“先让他们去科学院上班吧。”
安顿好了,汪舜华还亲自去视察了道士们的炼丹房。
于谦等人极力阻拦,汪舜华摆手:“放心,我就是看看。”
在走进炼丹房的那一霎那,汪舜华突然就明白了天朝化学停滞不前的原因——器具!
现在实验室里最多的设备就是陶制,根本看不清楚里面发生了什么。炼了几千年丹,除了磕死一堆有名的没名的皇帝,就只是炼出豆腐和火药。天知道多少化学现象从他们眼皮底下溜走了,又错过了多少把炼丹术发展成化学的良机!
汪舜华马上想到《西游记》里,猴子从八卦炉里逃生的故事,要是太上老君用的是透明的玻璃炉子,猴子不知道死了几次了。
道士们听说是炼丹房设备有问题,都很惊讶:千百年来老祖宗都是用的这些东西!
现在听太后说要用透明的、无色的器皿,倒是很向往,但这东西怎么造的出来!
汪舜华把进口的玻璃给他们:“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们。洋人能做出来的东西,我不相信我们做不出来。”
与此同时,还要应付一波又一波不怕死的家伙。他们卖力推销各种产品,什么大力丸回春丹之类的,甚至还有些不可说;被汪舜华扔到地上了。
她语气相当严肃:“不要认为朝廷的名爵只是个名头,也不要把我当成傻子,所有的东西都是要经受住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你们如果想不出朝廷想要什么,我可以把话说明白一些——一是典籍记载的有利于国计民生但是已经失传的各种工具或者方法,比如地动仪木牛流马,只要你能够复原出来,就给你算;二是现在已经有但是做得不够好或者造价太高不能推广的,你改良了,也算。”
“如果还想不起来,我可以再指几条路——用的毛笔,都需要不停地蘸着墨书写,费时费力,能不能把墨装进笔杆里,可以不间断的书写?道士们用的陶器,里面什么情况根本看不见,外国有进贡的玻璃,但是价钱贵的吓人,能不能破解制造的方法?——这几样,谁做出来了,做好了,直接封院士,赏银千两,再用一万银子买断专利。”
“炼钢、纺织、火炮、印刷,有一个说一个,只要能提高生产效率。官位也好,银子也罢,我出得起!”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现在死亡率那么高,别说瘟疫,就是头疼脑热感冒发烧之类的小毛病,都可能天人永隔。你们谁能有效治愈这些疾病,朝廷难道会亏待你?”
“运输不方便,都得靠人畜,速度提不上去,要修路——有没有简便的方法?这个太难了,但是可以改进一下。漕运劳师动众,耗资巨万而且损耗严重,能不能用持续不断地机械力取代人工?你们注意到煮饭烧水的时候,如果不及时关火,锅盖子就会被顶起来。为什么?是因为水蒸汽在推着盖子动。能不能把这种向上的力道转化为向前的力道?——能不能制造一台机器,装在车上或者船上,依靠蒸汽来推动车船前行?不要跟我说不可能,你没做过,怎么知道不可能?”
“水稻小麦这些粮食,现在每亩产出最高不过三石,还得是太湖平原这些膏腴之地,其他地方不到两石。你们谁能把平均亩产量翻一倍,或者最高亩产提高两倍。只要能做到这些,世袭公爵,够不够?”
前来献宝的面面相觑,各自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