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22.com,回到明朝当太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二天上朝,景帝果然和群臣商量这件事。群臣见皇帝不再提纳粟,反而要另图良策,也是惊喜——卖官鬻爵,真的不是个好词语,更不是个好办法。
本来担心皇帝提加税之类的方案,没想到景帝居然只字不提,反而说起了限制后宫用度,马上就有人反应过来,这是汪皇后的主意吧?
不过大家也确实不希望皇帝沉溺于女色,所以每次解决财政问题,都是拿后宫开刀,彰显皇帝的决心和英明,因此大家恭维了几句,就开始找话说。
吏部文选司郎中李贤顺着皇帝的话往下说:“要解决财政问题,后宫必须率先垂范。以臣之见,不如规范妃嫔待遇。”后妃编制方面,现在不拘所谓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之数,设皇后一人,妃子数人,后妃以下,杂置宫嫔,而间以昭仪、贵人、婕妤、美人、才人、选侍、淑女不等;只不过都没有实行。太祖皇帝是实在人,不喜欢搞文字花样,妃嫔除了贵妃,就妃一个品级,只要召幸就封;历史上景帝宠爱唐妃,特封为皇贵妃,后来殉葬;直到宪宗宠爱万贵妃,正式确立了这个品级,直到嘉靖十年仿古礼册立九嫔,位在妃下。
经过讨论,决定设皇后一人,废话;贵妃两人;妃四人,嫔六人;主要东西六宫就十二个,封了妃子还住偏殿也不像话;下面昭仪什么的就无所谓了,不过别在这些上面花太多功夫,省得人家说皇帝眷恋女色,那就设贵人、婕妤、选侍三个品级——主要是前面有个特别有名的昭仪,君臣一想就头疼。宫女一旦侍寝,就给选侍铺宫——按惯例是该给妃级待遇,现在要减少财政开支,能省就要省的;一旦怀孕,就给婕妤待遇。
当然,其他的待遇也要降一下——这是户部尚书金濂和左侍郎刘中敷的主意,包括恩荫、俸禄、服侍的宦官宫女人数,还有冠服、车舆、仪卫卤簿规制,这主要是针对嫔妃。
首先是恩荫。按照祖制,非军功不得封爵,但从洪熙以后,规矩就坏了,不仅父子兄弟世代承袭,而且兄弟同时做官。建议已经封爵的贵戚只令其一人终身,其子孙不得再承袭爵位;今后皇亲、驸马,都不得再请求册封爵位。
景帝没有同意,毕竟自己也是有母亲有老婆的,何况还有老哥那个隐形炸弹;不过还是答应,只封一人,不能封了哥哥又封弟弟。
其次是工资待遇。此前没有明确规定后妃的年薪,不过太皇太后、太后、皇后有收入,就是宫庄。包括仁寿宫庄、清宁宫庄和未央宫庄。到嘉靖初年已达六十三处,合计有地一万六千一十五顷又四十七亩。现在没那么多,但三四千顷是有的。以前自然都是归太上皇一家,现在还是不能动。景帝本来准备赏赐汪皇后一千顷,汪舜华拒绝了:“土地是百姓的命脉,也是朝廷的根基。何况妾身在九重之内,锦衣玉食,何欲不遂。何必侵小民畎亩之业,争升斗之利?”
景帝很是感叹:“我没有太祖的能耐,你却有孝慈高皇后的贤德啊。”
现在规定,太后每年宫份一万二千石,毕竟是自己的妈,不是亲妈也是嫡母,不必太苛刻;皇后,年俸一万石,两倍于亲王;贵妃,两千石;妃,一千石;嫔,八百石;以下贵人、婕妤、选侍递减百石。
待遇不能说不高,但也不算太过分。汉朝皇后拥有3个县的封邑,还有一整套属官。
后妃冠服主要有礼服和常服两种,均配戴凤冠。凡皇后受册、谒庙、朝会,则着礼服,平时穿常服;皇后的礼服分为两种:一种为袆衣,一种为翟衣;每年正旦、冬至,皇后在宫中接受妃嫔和宫外命妇朝贺时着袆衣。常服则包括凤冠、霞帔和玉带。妃嫔受册、助祭和朝会时也着礼服。
永乐三年定皇妃冠服制,搭配的大衫、霞帔佩饰与皇后相同;历史上嘉靖十年定九嫔的冠服,大衫、鞠衣均与皇妃相同;现在都要调整,颜色、配饰、用料各方面都要降,以示尊卑。
皇后车舆有辂及安车、行障、坐障等,仪仗有丹陛仪仗、丹墀仪仗、宫中常用仪仗等;妃嫔的车舆有行障二、坐障一,车称凤轿,所用的行障、坐障和皇后一样,用红绫装饰;仪仗只有一种。现在数量不变,装饰物和随行人员也要降一等。
景帝点头,同意了,他也觉得后宫都是妃叫的头疼,还是多分几个层级,大家都有向上的动力。只不过太上皇的后妃暂时就不要降了。
与此同时,册封的规格也要降一等——这也是李贤的提议。自洪武三年册孙氏为贵妃,定皇帝不御殿,但授册,无宝,馀并如中宫仪。永乐七年,定册妃礼。皇帝皮弁服御华盖殿,传制。至宣宗立孙贵妃,始授宝。
如今朝廷多事,皇帝就不要在女人身上花太多时间,册封皇后没啥,下面的嫔妃就把仪式简化一下,别去惊动祖宗了,也不要影响官员正常工作,您派正副使册封了,跟着皇后去太后跟前行礼,然后她们去拜见您和皇后就成。
景帝点头,真的觉得麻烦——本来事情就多,还要花时间搞这些事;尤其前面册封的大多是他哥的人,实在没这个耐心。
他看李贤很顺眼,听说这事的汪舜华更是满意——果然是在太上皇手下都能斗到徐有贞、石亨等人、为于谦报仇的能人,真是太有眼力了。
汪舜华在心里默默承认,她就是这么小心眼。
李贤字原德,宣德八年进士,世称浣斋先生,授吏部验封主事,升文选郎中。土木之变时,侥幸逃生。... -->>
第二天上朝,景帝果然和群臣商量这件事。群臣见皇帝不再提纳粟,反而要另图良策,也是惊喜——卖官鬻爵,真的不是个好词语,更不是个好办法。
本来担心皇帝提加税之类的方案,没想到景帝居然只字不提,反而说起了限制后宫用度,马上就有人反应过来,这是汪皇后的主意吧?
不过大家也确实不希望皇帝沉溺于女色,所以每次解决财政问题,都是拿后宫开刀,彰显皇帝的决心和英明,因此大家恭维了几句,就开始找话说。
吏部文选司郎中李贤顺着皇帝的话往下说:“要解决财政问题,后宫必须率先垂范。以臣之见,不如规范妃嫔待遇。”后妃编制方面,现在不拘所谓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之数,设皇后一人,妃子数人,后妃以下,杂置宫嫔,而间以昭仪、贵人、婕妤、美人、才人、选侍、淑女不等;只不过都没有实行。太祖皇帝是实在人,不喜欢搞文字花样,妃嫔除了贵妃,就妃一个品级,只要召幸就封;历史上景帝宠爱唐妃,特封为皇贵妃,后来殉葬;直到宪宗宠爱万贵妃,正式确立了这个品级,直到嘉靖十年仿古礼册立九嫔,位在妃下。
经过讨论,决定设皇后一人,废话;贵妃两人;妃四人,嫔六人;主要东西六宫就十二个,封了妃子还住偏殿也不像话;下面昭仪什么的就无所谓了,不过别在这些上面花太多功夫,省得人家说皇帝眷恋女色,那就设贵人、婕妤、选侍三个品级——主要是前面有个特别有名的昭仪,君臣一想就头疼。宫女一旦侍寝,就给选侍铺宫——按惯例是该给妃级待遇,现在要减少财政开支,能省就要省的;一旦怀孕,就给婕妤待遇。
当然,其他的待遇也要降一下——这是户部尚书金濂和左侍郎刘中敷的主意,包括恩荫、俸禄、服侍的宦官宫女人数,还有冠服、车舆、仪卫卤簿规制,这主要是针对嫔妃。
首先是恩荫。按照祖制,非军功不得封爵,但从洪熙以后,规矩就坏了,不仅父子兄弟世代承袭,而且兄弟同时做官。建议已经封爵的贵戚只令其一人终身,其子孙不得再承袭爵位;今后皇亲、驸马,都不得再请求册封爵位。
景帝没有同意,毕竟自己也是有母亲有老婆的,何况还有老哥那个隐形炸弹;不过还是答应,只封一人,不能封了哥哥又封弟弟。
其次是工资待遇。此前没有明确规定后妃的年薪,不过太皇太后、太后、皇后有收入,就是宫庄。包括仁寿宫庄、清宁宫庄和未央宫庄。到嘉靖初年已达六十三处,合计有地一万六千一十五顷又四十七亩。现在没那么多,但三四千顷是有的。以前自然都是归太上皇一家,现在还是不能动。景帝本来准备赏赐汪皇后一千顷,汪舜华拒绝了:“土地是百姓的命脉,也是朝廷的根基。何况妾身在九重之内,锦衣玉食,何欲不遂。何必侵小民畎亩之业,争升斗之利?”
景帝很是感叹:“我没有太祖的能耐,你却有孝慈高皇后的贤德啊。”
现在规定,太后每年宫份一万二千石,毕竟是自己的妈,不是亲妈也是嫡母,不必太苛刻;皇后,年俸一万石,两倍于亲王;贵妃,两千石;妃,一千石;嫔,八百石;以下贵人、婕妤、选侍递减百石。
待遇不能说不高,但也不算太过分。汉朝皇后拥有3个县的封邑,还有一整套属官。
后妃冠服主要有礼服和常服两种,均配戴凤冠。凡皇后受册、谒庙、朝会,则着礼服,平时穿常服;皇后的礼服分为两种:一种为袆衣,一种为翟衣;每年正旦、冬至,皇后在宫中接受妃嫔和宫外命妇朝贺时着袆衣。常服则包括凤冠、霞帔和玉带。妃嫔受册、助祭和朝会时也着礼服。
永乐三年定皇妃冠服制,搭配的大衫、霞帔佩饰与皇后相同;历史上嘉靖十年定九嫔的冠服,大衫、鞠衣均与皇妃相同;现在都要调整,颜色、配饰、用料各方面都要降,以示尊卑。
皇后车舆有辂及安车、行障、坐障等,仪仗有丹陛仪仗、丹墀仪仗、宫中常用仪仗等;妃嫔的车舆有行障二、坐障一,车称凤轿,所用的行障、坐障和皇后一样,用红绫装饰;仪仗只有一种。现在数量不变,装饰物和随行人员也要降一等。
景帝点头,同意了,他也觉得后宫都是妃叫的头疼,还是多分几个层级,大家都有向上的动力。只不过太上皇的后妃暂时就不要降了。
与此同时,册封的规格也要降一等——这也是李贤的提议。自洪武三年册孙氏为贵妃,定皇帝不御殿,但授册,无宝,馀并如中宫仪。永乐七年,定册妃礼。皇帝皮弁服御华盖殿,传制。至宣宗立孙贵妃,始授宝。
如今朝廷多事,皇帝就不要在女人身上花太多时间,册封皇后没啥,下面的嫔妃就把仪式简化一下,别去惊动祖宗了,也不要影响官员正常工作,您派正副使册封了,跟着皇后去太后跟前行礼,然后她们去拜见您和皇后就成。
景帝点头,真的觉得麻烦——本来事情就多,还要花时间搞这些事;尤其前面册封的大多是他哥的人,实在没这个耐心。
他看李贤很顺眼,听说这事的汪舜华更是满意——果然是在太上皇手下都能斗到徐有贞、石亨等人、为于谦报仇的能人,真是太有眼力了。
汪舜华在心里默默承认,她就是这么小心眼。
李贤字原德,宣德八年进士,世称浣斋先生,授吏部验封主事,升文选郎中。土木之变时,侥幸逃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