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22.com,大明因我再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傅宗龙确实没让朱启明失望,二月初,西南捷报传来,副将祁继祖和王建中等人率军先后击破多支围攻贵阳的叛军,祁继祖更是率五百人奇袭大水塘,大破宋万化部,俘获宋万化妻丁氏及其子女以及军师刘洪祖以下五百多人,斩杀主将宋万化及其部众七百多人,其余部众狼狈逃回陆广。
收到捷报的朱启明自然是兴奋不已,同时还有另一件事也让他兴奋不已,林丹巴图尔已经给宰赛回了信,朱启明开的条件虽然一律减半,但他对于这个结果也算很满意了。
其实朱启明能搞到战马的地方还是比大送多不少的,他想从林丹巴图尔那儿得到的并不是蒙古骡子,而是优秀的骑手,有了这一千名优秀的骑手,新军的骑兵部队将成为第一支成建制的部队。
在这个时代,骑兵的优势还是非常巨大的,要想最大限度歼灭敌军,就不能忽视机动性一流的骑兵部队,而想训练出一只精锐的骑兵部队,首先要有骑术精湛的老师进行培训,朱启明连骑马都不会,更不可能为骑兵编写教材。
虽然不会骑射,但朱启明还是忍不住在其中插上一脚,首先根据后世的骑兵马刀设计了新式马刀交给毕懋康试制,而后又和茅元仪两人从故纸堆里翻出了臂张弩的图纸,准备大量生产装备骑兵,弓箭手的培养费时费力,弩手则相对要容易的多,因此他准备在新军骑兵中大量使用弩。
毕懋康看着臂张弩的图纸,面色犹豫了起来,倒不是臂张弩不好制造,而是这种弩的射程很近,若是对上弓箭手多的敌军,胜算根本不大。
毕懋康将心中疑虑说了出来,朱启明解释道:“这只是权宜之计,骑兵以后还是要配备火器的,最好是那种连发的远程火器!再说,朕对新军骑兵的定位一是掩护步兵的两翼,二是追击敌人溃军,如此一来,臂张弩的射程足够了。”
毕懋康还是有些担心,朱启明说道:“再好的武器,没有英勇的士兵也是白搭,士兵们都能英勇杀敌的话,一把大刀也能驰骋疆场,当年的刘大刀不就是例子吗。”
这下毕懋康才闭嘴不言,只好听从朱启明的安排。
朱启明对毕懋康思想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有些不满:“骑兵的事,毕先生先不要管了,金尼阁说第一批泰西工匠快要到了,你目前主要的任务是和他们一起尽快将燧发枪仿制出来,新军很快就要成立了,士兵们没有武器可不行。”
孙承宗前后已经为朱启明送来了五六百名山东青壮,这些人被朱启明统一安排在南海子,由周遇吉和黄得功进行简单的队列和方阵训练,由于没有燧发枪,暂时只能进行火绳枪训练。
毕懋康也知道轻重缓急,赶忙应了下来。
说完武器的事情,朱启明又询问起新兵工厂的建设进度。
毕懋康回道:“按照皇上的旨意,新的厂房已经动工,工部也派了不少工匠协助,不出意外的话,火药铅丸车间四月就能开工生产,浑河边的机械加工车间则要晚些。”
新厂房是朱启明亲自设计,每个厂区的各功能区依次排开,方便进行流水化作业,同时为了提高枪身和炮管的强度以及生产效率,他还下旨在城外西山下的浑河(即永定河)边修建水利工坊,利用水利锻造优质钢材,用以制造枪身炮管。
朱启明也知道工坊不同于住宅,急不得的,吩咐道:“一切以质量和安全优先,若是缺少人手,就对外招募一些,工钱从朕的内库出。”
“臣遵旨!臣谢皇上!”毕懋康领了旨意,又询问道:“那些即将到达的泰西工匠该如何安置,还请皇上定夺。”
“好生安置,不得怠慢了,这些人都是技艺精湛的匠人... -->>
傅宗龙确实没让朱启明失望,二月初,西南捷报传来,副将祁继祖和王建中等人率军先后击破多支围攻贵阳的叛军,祁继祖更是率五百人奇袭大水塘,大破宋万化部,俘获宋万化妻丁氏及其子女以及军师刘洪祖以下五百多人,斩杀主将宋万化及其部众七百多人,其余部众狼狈逃回陆广。
收到捷报的朱启明自然是兴奋不已,同时还有另一件事也让他兴奋不已,林丹巴图尔已经给宰赛回了信,朱启明开的条件虽然一律减半,但他对于这个结果也算很满意了。
其实朱启明能搞到战马的地方还是比大送多不少的,他想从林丹巴图尔那儿得到的并不是蒙古骡子,而是优秀的骑手,有了这一千名优秀的骑手,新军的骑兵部队将成为第一支成建制的部队。
在这个时代,骑兵的优势还是非常巨大的,要想最大限度歼灭敌军,就不能忽视机动性一流的骑兵部队,而想训练出一只精锐的骑兵部队,首先要有骑术精湛的老师进行培训,朱启明连骑马都不会,更不可能为骑兵编写教材。
虽然不会骑射,但朱启明还是忍不住在其中插上一脚,首先根据后世的骑兵马刀设计了新式马刀交给毕懋康试制,而后又和茅元仪两人从故纸堆里翻出了臂张弩的图纸,准备大量生产装备骑兵,弓箭手的培养费时费力,弩手则相对要容易的多,因此他准备在新军骑兵中大量使用弩。
毕懋康看着臂张弩的图纸,面色犹豫了起来,倒不是臂张弩不好制造,而是这种弩的射程很近,若是对上弓箭手多的敌军,胜算根本不大。
毕懋康将心中疑虑说了出来,朱启明解释道:“这只是权宜之计,骑兵以后还是要配备火器的,最好是那种连发的远程火器!再说,朕对新军骑兵的定位一是掩护步兵的两翼,二是追击敌人溃军,如此一来,臂张弩的射程足够了。”
毕懋康还是有些担心,朱启明说道:“再好的武器,没有英勇的士兵也是白搭,士兵们都能英勇杀敌的话,一把大刀也能驰骋疆场,当年的刘大刀不就是例子吗。”
这下毕懋康才闭嘴不言,只好听从朱启明的安排。
朱启明对毕懋康思想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有些不满:“骑兵的事,毕先生先不要管了,金尼阁说第一批泰西工匠快要到了,你目前主要的任务是和他们一起尽快将燧发枪仿制出来,新军很快就要成立了,士兵们没有武器可不行。”
孙承宗前后已经为朱启明送来了五六百名山东青壮,这些人被朱启明统一安排在南海子,由周遇吉和黄得功进行简单的队列和方阵训练,由于没有燧发枪,暂时只能进行火绳枪训练。
毕懋康也知道轻重缓急,赶忙应了下来。
说完武器的事情,朱启明又询问起新兵工厂的建设进度。
毕懋康回道:“按照皇上的旨意,新的厂房已经动工,工部也派了不少工匠协助,不出意外的话,火药铅丸车间四月就能开工生产,浑河边的机械加工车间则要晚些。”
新厂房是朱启明亲自设计,每个厂区的各功能区依次排开,方便进行流水化作业,同时为了提高枪身和炮管的强度以及生产效率,他还下旨在城外西山下的浑河(即永定河)边修建水利工坊,利用水利锻造优质钢材,用以制造枪身炮管。
朱启明也知道工坊不同于住宅,急不得的,吩咐道:“一切以质量和安全优先,若是缺少人手,就对外招募一些,工钱从朕的内库出。”
“臣遵旨!臣谢皇上!”毕懋康领了旨意,又询问道:“那些即将到达的泰西工匠该如何安置,还请皇上定夺。”
“好生安置,不得怠慢了,这些人都是技艺精湛的匠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