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bqg22.com,三国大航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二卷扬帆起航第九十九章一狐戏三虎
孙刘联军已到襄阳。手打刘晔将刚接到的军报送到曹操的面前,曹操停下了手中的笔,接过军报,却没有立即打开,而是看了一眼刘晔,眼神中既有意外,又有失落:真的来了
刘晔点点头:据收到的消息说,江东对孙权见死不救意见很大,说他借丞相之刀,杀孙策之子。
曹操嘴一歪,不屑的一笑:这大概又是孙绍放出的风吧
应该是。刘晔笑了笑,刚要说话,辛毗满脸喜色的走了进来,气喘吁吁的说道:丞相,捷报
捷报曹操和刘晔都愣了,孙刘大军要到了,就算他们出工不出力,至少要也打一打的,这个时候有什么捷报可言,难道曹丕把细作抓住了
辛毗站住脚步,喘了两声,然后才一口气的说道:震旦水师的苏粗腿部反水,临阵脱逃,青徐水师全歼江东水师蒋钦部,臧霸斩杀蒋钦,趁胜而进,直抵建邺,江东震动,反败为胜了。
辛毗的话还没有说完,曹操噌的一声站了起来,瞪起眼睛大喝一声:你说什么臧霸反攻建邺了
辛毗吃了一惊,连连点头,随手将手中的急报递了上去。曹操二话不说,抢也似的接过来,查看了一下上面的封泥,从案上接过书刀,一下子割开了捆扎的细绳,哗的一声展开简策,迅速的浏览了一遍。这是臧霸的请功文书,写得当然要比辛毗从送信的人口中听来的消息更细致,曹操看得眉毛色舞,一丝笑容从满是鱼尾纹的眼角绽放开来。许久,他慢慢的放下手中的竹简,仰起头长叹一声:
竖子好手段
刘晔莫名其妙,他隐约听出了曹操的意思,好象这件事和孙绍有关因为他们最近经常谈到孙绍,曹操总是称孙绍为竖子震旦水师苏粗腿部原是孙绍的手下,这一点可以理解得到,可是孙权既然把他们分割开来了,不可能没有笼络苏粗腿的手段,从前一段时间苏粗腿的表现来看,他似乎已经投靠了孙权,现在突然又反水了,难道仅仅是因为孙绍的原因
曹操也说不清,这种情况会有,但是不常有,特别是孙绍现在已经处在败亡的边缘的时候,苏粗腿如果真是那种忠心耿耿的部下,当初他就不应该背叛孙绍,接受孙权的官职,可是他如果真是背叛了孙绍,现在肯定不是他再次向孙绍效忠的时候,因为孙绍被困宛城,危在旦夕,就算他背叛,让孙权后方不稳,他也救不了孙绍。
那么只有一种可能,苏粗腿并不是背叛孙绍,他是孙绍早就埋下的伏笔,是孙绍解困的诸多措施中的一个,而且,苏粗腿对孙绍有足够的信心,以至于他可以抛弃现有的利益,死心塌地的跟着孙绍。
正因为如此,曹操才认为孙绍的手段高明,他一直在隐忍,然后在最关键的时候,给了孙权狠狠一击。从这个角度来考虑的话,孙绍必然还有后招,他一定要让孙权没办法反扑。
那么是什么办法呢曹操十分好奇,刘晔和辛毗也十分好奇。
孙绍会投降吗曹操旧话重提,在他看来,孙绍要想摆脱孙权的控制,最好的办法就是向他投降。如果事情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曹操也不会有什么善心,他正好利用孙绍来攻击孙权,自己坐收渔翁之利。
依臣看,不怎么可能。刘晔摇了摇头,语气虽然婉转,但是意思却很明白。不管怎么说,孙权刘备率领大军赶到,孙绍的处境已经有所改善,先前他不降,现在就更不应该降了。
曹操看着刘晔:孙权就算来了,难道就会真的发动攻击苏粗腿反水,只会增加孙权的杀机,怎么可能还会帮助孙绍
杀是一回事,帮又是一回事。刘晔连连摇头:孙权就算要杀孙绍,也不会借着这个机会。真要把孙绍逼得投降,对他有什么好处
曹操抚着胡须,沉吟了片刻,忽然苦笑了一声:我明白了,这个竖子玩的就是狐假虎威的那一套把戏,现在我们谁也没有绝对的优势,他加入谁,谁就占上风,所以谁也不能得罪他,再加上天子的诏书,这着急有些不好应付啊,我们这三只虎结果全被他一只狐狸给耍了。
刘晔只是点头,没有说话,他要说的话曹操已经说出来了,再表现自己的聪明就没有意义了。曹操虽然很大度,也有纳谏的胸怀,但是现在的他早已经不是以前那个虚怀若谷的司空大人了,自己还是低调一点好。辛毗也作如是想,他捻着胡须,附和着曹操的话:还是丞相英明,一点就识破了此子的诡计。臣愚昧,直到现在才发现他的险恶用心。现在看来,他对和亲的事一直态度不明,大概就是在等孙权和刘备的大军赶到。如今他口含天宪,我等着实不好鲁莽对待。
曹操苦笑着摇摇头,背着手,在帐内慢慢的踱着步。他一辈子都在利用人,忽然之间被人利用了一把,实在不是知味,他冥思苦想,希望能找出一个破绽,不让孙绍有机会利用他们,可是想来想去,权衡利害,好象和孙权刘备联合还不如和孙绍联合。
政治,说到底还是利益,怎么做利益最大,怎么就是最好的策略。曹操犹豫不决,一会儿皱眉苦思,一会儿又摇头暗笑。刘晔和辛毗一声也不敢吭,屏声息气的看着。
丞相,天子使者来了。许禇挑开帐门,轻声说道。他的声音虽然很轻,可是却字字清晰的送入每个人的耳中,就仿佛他在你耳边说话一样。
曹操一愣,捻着胡须的手停住了,他看了许禇片刻,这才转过头,看看刘晔,又看看辛毗,嘴角扯了扯,似乎在笑,脸上却看不出一点笑意。
刘晔和辛毗互相看了一眼,都无可奈何的笑了。事情正如他们所料,天子的诏书迟不来,早不及,这时候来了,显然,这背后肯定有孙绍的影子。
曹操有些为难,是接诏还是不接诏接诏,那么自己再围城可就说不过去了,只能与孙绍联合,成为孙绍这只狐狸背后的老虎,可是如果不接诏,那就等于主动声明自己是叛逆,刘备和孙权肯定会借着这个机会来打击他。当然他也可以声明这道诏书不是天子的本意,就象以前孙权刘备不接受他发出的诏书一样,可是那有个前提,他要保证孙权刘备奈何不了他。
而现在,他没有这个把握,他的兵力和孙权刘备的总兵力相差不远,如果再失去这个名义,此消彼长之下,谁能保证他不会战败,谁能保证邺城洛阳不会再出事
就在曹操为难的时候,许禇又说了一声:与天子诏书一起来的,还有皇后诏。
曹操一怔,立刻明白了。在许县中,不仅有天子,还有他的四个女儿,还有他不少亲信,都是他安插在天子身边的耳目。这些人现在肯定被孙绍控制住了,一旦他拒绝接诏,那么他的女儿和这些亲信全部将死于非命。就算他可以舍弃这些人,那么曹仁呢满宠呢难道他也把他们全部舍弃
曹操只做了短暂的犹豫,便下定了决心,再也没有一刻的耽搁,一挥手:接诏。
孙权和刘备几乎在同时接到了天子的诏书,他们虽然相隔数十里,可是表情却十分相似,愕然,然后苦笑。
孙权气得直咬牙,苏粗腿意外反水,不仅让他丢去了蒋钦这员大将,丧失了几千水师,更让建邺陷入危机之中,之前左右逢源进退自如的好局面一下子成了泡影。他虽然没有证据表明这件事和孙绍有关,但是他可以肯定孙绍在其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本来他还不明白苏粗腿为什么宁愿放弃现实的利益,做出这种自绝后路的举动,死心塌地的跟着孙绍,现在接到诏书他明白了,孙绍早就打算脱离他独立了,只不过一直在等待机会。
如果再把眼光放得远一点,在他起心要拆散震旦水师的时候,孙绍就做好了准备,所以他留下了苏粗腿,不为别的,就因为苏粗腿有足够的实力在他的后方生事,如果换成崔谦或者越海,他们就算有心也没有这个实力。可笑的是,当时他还以为这是孙绍的一片好意,是忠心的体现,欢喜不禁的接受了孙绍的提议,到最后才发现,这根本就是孙绍给他挖了一个坑。而他自以为得计,兴致勃勃的跳了进去。
他想着收拾孙绍,可是还没等他想好主意,他却发现自己根本没有能力收拾孙绍了,孙绍躲在天子的后面,借着天子这面道义上的优势,背后倚靠着曹操的强悍实力,只要他流露出一点对孙绍不利的心态,孙绍就可能投向曹操,成为曹操的先锋当然了,是有天子诏书的。
只怕到了那个时候,所有人都会站在孙绍的那一边,认为是孙权逼孙绍走上这条路,原因很简单,孙权见死不救在先,违抗天子诏书在后,... -->>
第二卷扬帆起航第九十九章一狐戏三虎
孙刘联军已到襄阳。手打刘晔将刚接到的军报送到曹操的面前,曹操停下了手中的笔,接过军报,却没有立即打开,而是看了一眼刘晔,眼神中既有意外,又有失落:真的来了
刘晔点点头:据收到的消息说,江东对孙权见死不救意见很大,说他借丞相之刀,杀孙策之子。
曹操嘴一歪,不屑的一笑:这大概又是孙绍放出的风吧
应该是。刘晔笑了笑,刚要说话,辛毗满脸喜色的走了进来,气喘吁吁的说道:丞相,捷报
捷报曹操和刘晔都愣了,孙刘大军要到了,就算他们出工不出力,至少要也打一打的,这个时候有什么捷报可言,难道曹丕把细作抓住了
辛毗站住脚步,喘了两声,然后才一口气的说道:震旦水师的苏粗腿部反水,临阵脱逃,青徐水师全歼江东水师蒋钦部,臧霸斩杀蒋钦,趁胜而进,直抵建邺,江东震动,反败为胜了。
辛毗的话还没有说完,曹操噌的一声站了起来,瞪起眼睛大喝一声:你说什么臧霸反攻建邺了
辛毗吃了一惊,连连点头,随手将手中的急报递了上去。曹操二话不说,抢也似的接过来,查看了一下上面的封泥,从案上接过书刀,一下子割开了捆扎的细绳,哗的一声展开简策,迅速的浏览了一遍。这是臧霸的请功文书,写得当然要比辛毗从送信的人口中听来的消息更细致,曹操看得眉毛色舞,一丝笑容从满是鱼尾纹的眼角绽放开来。许久,他慢慢的放下手中的竹简,仰起头长叹一声:
竖子好手段
刘晔莫名其妙,他隐约听出了曹操的意思,好象这件事和孙绍有关因为他们最近经常谈到孙绍,曹操总是称孙绍为竖子震旦水师苏粗腿部原是孙绍的手下,这一点可以理解得到,可是孙权既然把他们分割开来了,不可能没有笼络苏粗腿的手段,从前一段时间苏粗腿的表现来看,他似乎已经投靠了孙权,现在突然又反水了,难道仅仅是因为孙绍的原因
曹操也说不清,这种情况会有,但是不常有,特别是孙绍现在已经处在败亡的边缘的时候,苏粗腿如果真是那种忠心耿耿的部下,当初他就不应该背叛孙绍,接受孙权的官职,可是他如果真是背叛了孙绍,现在肯定不是他再次向孙绍效忠的时候,因为孙绍被困宛城,危在旦夕,就算他背叛,让孙权后方不稳,他也救不了孙绍。
那么只有一种可能,苏粗腿并不是背叛孙绍,他是孙绍早就埋下的伏笔,是孙绍解困的诸多措施中的一个,而且,苏粗腿对孙绍有足够的信心,以至于他可以抛弃现有的利益,死心塌地的跟着孙绍。
正因为如此,曹操才认为孙绍的手段高明,他一直在隐忍,然后在最关键的时候,给了孙权狠狠一击。从这个角度来考虑的话,孙绍必然还有后招,他一定要让孙权没办法反扑。
那么是什么办法呢曹操十分好奇,刘晔和辛毗也十分好奇。
孙绍会投降吗曹操旧话重提,在他看来,孙绍要想摆脱孙权的控制,最好的办法就是向他投降。如果事情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曹操也不会有什么善心,他正好利用孙绍来攻击孙权,自己坐收渔翁之利。
依臣看,不怎么可能。刘晔摇了摇头,语气虽然婉转,但是意思却很明白。不管怎么说,孙权刘备率领大军赶到,孙绍的处境已经有所改善,先前他不降,现在就更不应该降了。
曹操看着刘晔:孙权就算来了,难道就会真的发动攻击苏粗腿反水,只会增加孙权的杀机,怎么可能还会帮助孙绍
杀是一回事,帮又是一回事。刘晔连连摇头:孙权就算要杀孙绍,也不会借着这个机会。真要把孙绍逼得投降,对他有什么好处
曹操抚着胡须,沉吟了片刻,忽然苦笑了一声:我明白了,这个竖子玩的就是狐假虎威的那一套把戏,现在我们谁也没有绝对的优势,他加入谁,谁就占上风,所以谁也不能得罪他,再加上天子的诏书,这着急有些不好应付啊,我们这三只虎结果全被他一只狐狸给耍了。
刘晔只是点头,没有说话,他要说的话曹操已经说出来了,再表现自己的聪明就没有意义了。曹操虽然很大度,也有纳谏的胸怀,但是现在的他早已经不是以前那个虚怀若谷的司空大人了,自己还是低调一点好。辛毗也作如是想,他捻着胡须,附和着曹操的话:还是丞相英明,一点就识破了此子的诡计。臣愚昧,直到现在才发现他的险恶用心。现在看来,他对和亲的事一直态度不明,大概就是在等孙权和刘备的大军赶到。如今他口含天宪,我等着实不好鲁莽对待。
曹操苦笑着摇摇头,背着手,在帐内慢慢的踱着步。他一辈子都在利用人,忽然之间被人利用了一把,实在不是知味,他冥思苦想,希望能找出一个破绽,不让孙绍有机会利用他们,可是想来想去,权衡利害,好象和孙权刘备联合还不如和孙绍联合。
政治,说到底还是利益,怎么做利益最大,怎么就是最好的策略。曹操犹豫不决,一会儿皱眉苦思,一会儿又摇头暗笑。刘晔和辛毗一声也不敢吭,屏声息气的看着。
丞相,天子使者来了。许禇挑开帐门,轻声说道。他的声音虽然很轻,可是却字字清晰的送入每个人的耳中,就仿佛他在你耳边说话一样。
曹操一愣,捻着胡须的手停住了,他看了许禇片刻,这才转过头,看看刘晔,又看看辛毗,嘴角扯了扯,似乎在笑,脸上却看不出一点笑意。
刘晔和辛毗互相看了一眼,都无可奈何的笑了。事情正如他们所料,天子的诏书迟不来,早不及,这时候来了,显然,这背后肯定有孙绍的影子。
曹操有些为难,是接诏还是不接诏接诏,那么自己再围城可就说不过去了,只能与孙绍联合,成为孙绍这只狐狸背后的老虎,可是如果不接诏,那就等于主动声明自己是叛逆,刘备和孙权肯定会借着这个机会来打击他。当然他也可以声明这道诏书不是天子的本意,就象以前孙权刘备不接受他发出的诏书一样,可是那有个前提,他要保证孙权刘备奈何不了他。
而现在,他没有这个把握,他的兵力和孙权刘备的总兵力相差不远,如果再失去这个名义,此消彼长之下,谁能保证他不会战败,谁能保证邺城洛阳不会再出事
就在曹操为难的时候,许禇又说了一声:与天子诏书一起来的,还有皇后诏。
曹操一怔,立刻明白了。在许县中,不仅有天子,还有他的四个女儿,还有他不少亲信,都是他安插在天子身边的耳目。这些人现在肯定被孙绍控制住了,一旦他拒绝接诏,那么他的女儿和这些亲信全部将死于非命。就算他可以舍弃这些人,那么曹仁呢满宠呢难道他也把他们全部舍弃
曹操只做了短暂的犹豫,便下定了决心,再也没有一刻的耽搁,一挥手:接诏。
孙权和刘备几乎在同时接到了天子的诏书,他们虽然相隔数十里,可是表情却十分相似,愕然,然后苦笑。
孙权气得直咬牙,苏粗腿意外反水,不仅让他丢去了蒋钦这员大将,丧失了几千水师,更让建邺陷入危机之中,之前左右逢源进退自如的好局面一下子成了泡影。他虽然没有证据表明这件事和孙绍有关,但是他可以肯定孙绍在其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本来他还不明白苏粗腿为什么宁愿放弃现实的利益,做出这种自绝后路的举动,死心塌地的跟着孙绍,现在接到诏书他明白了,孙绍早就打算脱离他独立了,只不过一直在等待机会。
如果再把眼光放得远一点,在他起心要拆散震旦水师的时候,孙绍就做好了准备,所以他留下了苏粗腿,不为别的,就因为苏粗腿有足够的实力在他的后方生事,如果换成崔谦或者越海,他们就算有心也没有这个实力。可笑的是,当时他还以为这是孙绍的一片好意,是忠心的体现,欢喜不禁的接受了孙绍的提议,到最后才发现,这根本就是孙绍给他挖了一个坑。而他自以为得计,兴致勃勃的跳了进去。
他想着收拾孙绍,可是还没等他想好主意,他却发现自己根本没有能力收拾孙绍了,孙绍躲在天子的后面,借着天子这面道义上的优势,背后倚靠着曹操的强悍实力,只要他流露出一点对孙绍不利的心态,孙绍就可能投向曹操,成为曹操的先锋当然了,是有天子诏书的。
只怕到了那个时候,所有人都会站在孙绍的那一边,认为是孙权逼孙绍走上这条路,原因很简单,孙权见死不救在先,违抗天子诏书在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