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bqg22.com,大汉奸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世至少要让曾经为国立过大功的段颎能够安享晚年,而不是像历史上那样。
...
与段颎相见后,段增同样也见到了段颎那位怀有身孕的小妾,此女姓王,世代为段家奴,性情还算恭谨,并非那种得志便猖狂的浅薄之人,所以段增对此女也算接受了,只等着以后看是多出一个妹妹,还是多出一个弟弟来。
稍与家人相见后,段增便向段颎提及赈灾之事。
这一次的地震中心应该在登封与阳翟之间,距离阳翟大概有四五十里路程,与登封的距离差不多也是四五十里,这两地乃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
段增他们昨晚所处的地点离得较近,所以震感才那么强,而阳翟这边的震感就弱了许多。
不过即便如此,这次地震给百姓带来的损失依旧极大,这个时代的房屋结构强度显然比不上后世,许多房屋都在地震中倒塌,甚至连太守府都受到影响。
许多百姓都在地震中丧命,更多的百姓流离失所;再加上至今还有余震接连发生,最终的伤亡和损失会有多大,将无人能说得清。
正如段增预料的那样,官府的府库中早就空虚了,仅有的一点粮食必须留下来以防不时之需,而且那点粮食即便用来赈灾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让那些世家大族都参与到赈灾来,对此段增和何颙二人自告奋勇前去游说。
颍川之地世家**,除了顶尖豪门荀氏和陈氏外,还有众多稍次一等的大家族;这些家族几乎每一家都拥有广阔的良田和众多的人口,家中储蓄粮食以万石计。
如此豪富的家族,要让他们拿出一点粮食来赈济灾民却并非易事。
若是单单靠段增去游说,只怕最终取得的效果不过寥寥,好在何颙的名号还算给力,他交游广阔,与许多大家族都有密切关系,而那些世家大族也愿意与他往来。
在他的极力劝说下,最终许多世家大族都打开府库,赈济灾民。
而在这个过程中,段增也算小小的传扬了自己的名号,许多士人都称赞他心怀仁德,堪称楷模。
而段颎则在段增的劝说下,派出郡里的差役去救援那些受灾百姓,许多被掩埋在废墟下的百姓因此得以活命,而段颎也因此被那些百姓感念,那些士人对其的观感也大幅提升,这些也算是意外的收获吧。
...
半个多月后,颍阴县,荀氏家族。
"公达,我听说伯求先生和那位段家公子已经到咱们颍阴县,而且还准备来拜访咱们荀家,我打算去见一见他们,你要一同前去吗?"
开口之人正是荀彧,他刚出身没多久时,父亲荀绲为了避祸,就为他定下亲事,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为此他没少受到非议。
好在荀彧年少成名,才干过人,如今才十四岁,却已有盛名在外,所以对他的非议也逐渐消失。
至于此时他口中的"公达",自然便是那位比年纪还大六岁的侄儿荀攸了。(未完待续)
世至少要让曾经为国立过大功的段颎能够安享晚年,而不是像历史上那样。
...
与段颎相见后,段增同样也见到了段颎那位怀有身孕的小妾,此女姓王,世代为段家奴,性情还算恭谨,并非那种得志便猖狂的浅薄之人,所以段增对此女也算接受了,只等着以后看是多出一个妹妹,还是多出一个弟弟来。
稍与家人相见后,段增便向段颎提及赈灾之事。
这一次的地震中心应该在登封与阳翟之间,距离阳翟大概有四五十里路程,与登封的距离差不多也是四五十里,这两地乃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
段增他们昨晚所处的地点离得较近,所以震感才那么强,而阳翟这边的震感就弱了许多。
不过即便如此,这次地震给百姓带来的损失依旧极大,这个时代的房屋结构强度显然比不上后世,许多房屋都在地震中倒塌,甚至连太守府都受到影响。
许多百姓都在地震中丧命,更多的百姓流离失所;再加上至今还有余震接连发生,最终的伤亡和损失会有多大,将无人能说得清。
正如段增预料的那样,官府的府库中早就空虚了,仅有的一点粮食必须留下来以防不时之需,而且那点粮食即便用来赈灾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让那些世家大族都参与到赈灾来,对此段增和何颙二人自告奋勇前去游说。
颍川之地世家**,除了顶尖豪门荀氏和陈氏外,还有众多稍次一等的大家族;这些家族几乎每一家都拥有广阔的良田和众多的人口,家中储蓄粮食以万石计。
如此豪富的家族,要让他们拿出一点粮食来赈济灾民却并非易事。
若是单单靠段增去游说,只怕最终取得的效果不过寥寥,好在何颙的名号还算给力,他交游广阔,与许多大家族都有密切关系,而那些世家大族也愿意与他往来。
在他的极力劝说下,最终许多世家大族都打开府库,赈济灾民。
而在这个过程中,段增也算小小的传扬了自己的名号,许多士人都称赞他心怀仁德,堪称楷模。
而段颎则在段增的劝说下,派出郡里的差役去救援那些受灾百姓,许多被掩埋在废墟下的百姓因此得以活命,而段颎也因此被那些百姓感念,那些士人对其的观感也大幅提升,这些也算是意外的收获吧。
...
半个多月后,颍阴县,荀氏家族。
"公达,我听说伯求先生和那位段家公子已经到咱们颍阴县,而且还准备来拜访咱们荀家,我打算去见一见他们,你要一同前去吗?"
开口之人正是荀彧,他刚出身没多久时,父亲荀绲为了避祸,就为他定下亲事,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为此他没少受到非议。
好在荀彧年少成名,才干过人,如今才十四岁,却已有盛名在外,所以对他的非议也逐渐消失。
至于此时他口中的"公达",自然便是那位比年纪还大六岁的侄儿荀攸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