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中国人真的处处受歧视吗? (1/2)
笔趣阁 www.bqg22.com,磁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秘密》一片中展示了这样一个事例:一个男“同志”,认为工作环境中所有同事都歧视他,所以他就总是招来不愉快的人际关系。而当他接受了“吸引力法则”,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所有人时,他竟成为一个人见人爱的核心人物,以往他所感觉到的歧视对待也没有了。这就说明一个人与周围人群的磁场存在着感应。如果你带着怀疑自己会被歧视的态度和他人相处,那么你的磁场招来的就是负面的能量。而究竟是别人先对你有歧视态度,还是你先多心,有时候这是一个类似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话题,很难回答。我们不讨论谁先谁后,而要关注于改变我们自身,从而改变周围的环境。
我对影片中的那段镜头感触颇深。暂不说某个“同志”被他人歧视还是不歧视的话题,我关心的是我们的同胞所议论的在海外遭到歧视的话题。我也经常在国内媒体上看到中国人在海外遭到歧视的报道。为什么遭到歧视?在美国和加拿大,我感觉歧视虽然或多或少存在,但是并不是我们有些人想象的那样。根据我个人和我周围朋友的一些海外亲身经历,这些所谓的对华人的种族歧视大多数都是个人自卑心态在作祟,和《秘密》中那个一度脆弱、自卑、敏感过度的男“同志”的经历如出一辙。
我不敢说那叫自卑,以前每次过海关,排着长长的队伍,各色人种每个人手中都攥着一本护照,看看这个人的护照是美国的,那个人是英国的,还有日本的、加拿大的、欧盟的,还有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而我的手中是一本中国护照,那就意味着经常会被海关官员倍加留意,反过来倒过去地仔细检查。难道这不是一种歧视吗?去欧洲的时候,我看见一群小日本儿手里晃着自己的护照嘻嘻哈哈地就被放过去了,而我们几个中国人就要接受漫长的盘查。这难道不是歧视吗?这种歧视引起我的自卑,甚至不敢像老外那样将护照封面露在外头,而且紧紧攥着自己的护照,生怕别人看见它的封面。现在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了,自卑也没有以前明显了。
——海归教师周志刚
中国人在海外的较为普遍存在的怕被歧视的自卑情结,源于我们民族的集体无意识的群体心理现象,我们的民族自古至今在乎外族人如何看待我们,而且对此十分敏感,所以当我们在古代强大时,我们会自大于万国来朝、四夷臣服,而近现代以来,当我们落后于人时我们全民族犹如遭受重重一击,从此一蹶不振,陷入自卑,在洋人面前抬不起头。集体无意识的概念来自于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卡尔·荣格,简单地说,就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无数同类经验在某一种族全体成员心理上的沉淀物,而之所以能代代相传,是因为有着相应的社会结构作为这种集体无意识的支柱。
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人钱袋鼓了,所以出国多了些自信,但是仍然或多或少带有过去几十年国人积累下来的自卑感和由此造成的脆弱的心理——毕竟我们穷过,落后过,所以在海外和当地社会接触中稍微遇到些挫折和不快,很容易敏感地联想到种族歧视。
比如一个福州朋友,身家千万,在加拿大温哥华一个富人区也有自己购买的房产,按说没有理由再感到自卑。但是有一次她很生气地告诉我说她在某国海关受到官员的歧视对待。“我看他们就是歧视中国人!”她说的时候语气很是强硬,愤愤不平、慷慨激昂。其实,我也去过这个国家,人家海关人员对所有人都一样冷淡、刻薄和不耐烦,这是职业习惯,你不要指望海关人员都把你当作上帝一样,跟她是不是中国人几乎没有什么关系。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果你骨子里面带着准备被人歧视的心态与别人接触,那么稍微遇到一点不快,你都会联想到种族歧视。
有一年的年二十九,包括我在内的几个中国人在温哥华国际机场被检查了行李,里里外外查了个遍。我听别的中国乘客神色慌张地议论说,检查是不是专门冲着中国人来的,海关可能以为他们是偷渡来的或者证件有假等等。但是我心里很明白,这些人绝对是多心了,因为海关查行李跟某个人的国籍没关系,跟他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也没有关系。我所认识的一位美国驻香港领事馆的高级官员在从泰国度假返美的时候,也被美国海关检查了行李,原因他很清楚:任何从泰国或者南美国家归来的人,都自动被列为贩毒的高度嫌疑者,检查行李是例行公事。还有一位好莱坞影星、奥斯卡最佳女主角获得者希拉里·斯万克(HilarySank)在去新西兰的时候也接受了行李检查,并因为携带了一个苹果和一个橘子而被罚款一百美金。
还有一个北京朋友,去香港遇到了不愿跟他说国语的人,于是乎就定论香港人歧视内地人:“他们也太认为自己很了不起了,不就是一个弹丸之地吗?见了我连国语都不会说了。”其实,没准那天他碰到的那个人国语的确不好,或者正巧心情不佳,... -->>
《秘密》一片中展示了这样一个事例:一个男“同志”,认为工作环境中所有同事都歧视他,所以他就总是招来不愉快的人际关系。而当他接受了“吸引力法则”,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所有人时,他竟成为一个人见人爱的核心人物,以往他所感觉到的歧视对待也没有了。这就说明一个人与周围人群的磁场存在着感应。如果你带着怀疑自己会被歧视的态度和他人相处,那么你的磁场招来的就是负面的能量。而究竟是别人先对你有歧视态度,还是你先多心,有时候这是一个类似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话题,很难回答。我们不讨论谁先谁后,而要关注于改变我们自身,从而改变周围的环境。
我对影片中的那段镜头感触颇深。暂不说某个“同志”被他人歧视还是不歧视的话题,我关心的是我们的同胞所议论的在海外遭到歧视的话题。我也经常在国内媒体上看到中国人在海外遭到歧视的报道。为什么遭到歧视?在美国和加拿大,我感觉歧视虽然或多或少存在,但是并不是我们有些人想象的那样。根据我个人和我周围朋友的一些海外亲身经历,这些所谓的对华人的种族歧视大多数都是个人自卑心态在作祟,和《秘密》中那个一度脆弱、自卑、敏感过度的男“同志”的经历如出一辙。
我不敢说那叫自卑,以前每次过海关,排着长长的队伍,各色人种每个人手中都攥着一本护照,看看这个人的护照是美国的,那个人是英国的,还有日本的、加拿大的、欧盟的,还有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而我的手中是一本中国护照,那就意味着经常会被海关官员倍加留意,反过来倒过去地仔细检查。难道这不是一种歧视吗?去欧洲的时候,我看见一群小日本儿手里晃着自己的护照嘻嘻哈哈地就被放过去了,而我们几个中国人就要接受漫长的盘查。这难道不是歧视吗?这种歧视引起我的自卑,甚至不敢像老外那样将护照封面露在外头,而且紧紧攥着自己的护照,生怕别人看见它的封面。现在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了,自卑也没有以前明显了。
——海归教师周志刚
中国人在海外的较为普遍存在的怕被歧视的自卑情结,源于我们民族的集体无意识的群体心理现象,我们的民族自古至今在乎外族人如何看待我们,而且对此十分敏感,所以当我们在古代强大时,我们会自大于万国来朝、四夷臣服,而近现代以来,当我们落后于人时我们全民族犹如遭受重重一击,从此一蹶不振,陷入自卑,在洋人面前抬不起头。集体无意识的概念来自于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卡尔·荣格,简单地说,就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无数同类经验在某一种族全体成员心理上的沉淀物,而之所以能代代相传,是因为有着相应的社会结构作为这种集体无意识的支柱。
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人钱袋鼓了,所以出国多了些自信,但是仍然或多或少带有过去几十年国人积累下来的自卑感和由此造成的脆弱的心理——毕竟我们穷过,落后过,所以在海外和当地社会接触中稍微遇到些挫折和不快,很容易敏感地联想到种族歧视。
比如一个福州朋友,身家千万,在加拿大温哥华一个富人区也有自己购买的房产,按说没有理由再感到自卑。但是有一次她很生气地告诉我说她在某国海关受到官员的歧视对待。“我看他们就是歧视中国人!”她说的时候语气很是强硬,愤愤不平、慷慨激昂。其实,我也去过这个国家,人家海关人员对所有人都一样冷淡、刻薄和不耐烦,这是职业习惯,你不要指望海关人员都把你当作上帝一样,跟她是不是中国人几乎没有什么关系。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果你骨子里面带着准备被人歧视的心态与别人接触,那么稍微遇到一点不快,你都会联想到种族歧视。
有一年的年二十九,包括我在内的几个中国人在温哥华国际机场被检查了行李,里里外外查了个遍。我听别的中国乘客神色慌张地议论说,检查是不是专门冲着中国人来的,海关可能以为他们是偷渡来的或者证件有假等等。但是我心里很明白,这些人绝对是多心了,因为海关查行李跟某个人的国籍没关系,跟他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也没有关系。我所认识的一位美国驻香港领事馆的高级官员在从泰国度假返美的时候,也被美国海关检查了行李,原因他很清楚:任何从泰国或者南美国家归来的人,都自动被列为贩毒的高度嫌疑者,检查行李是例行公事。还有一位好莱坞影星、奥斯卡最佳女主角获得者希拉里·斯万克(HilarySank)在去新西兰的时候也接受了行李检查,并因为携带了一个苹果和一个橘子而被罚款一百美金。
还有一个北京朋友,去香港遇到了不愿跟他说国语的人,于是乎就定论香港人歧视内地人:“他们也太认为自己很了不起了,不就是一个弹丸之地吗?见了我连国语都不会说了。”其实,没准那天他碰到的那个人国语的确不好,或者正巧心情不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