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bqg22.com,于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瓦剌可汗脱脱不花的金顶宝帐内,八名瓦剌少女的舞蹈令人目眩神迷。那雪白的双臂,雪白的大腿,雪白的胸脯,使在座的已被酒精烧昏头脑的男人们,无不神魂颠倒。他们或狂呼或号叫,或是跑到舞女的身边,伸出他们杀人放火粗糙的手掌,在舞女的身上摸来捏去。也难怪他们这样狂欢,消灭了明朝五十万大军,还活捉了大明的皇帝,这从未有过的巨大胜利,是以往想都不敢想的。而作为失败方的代表,大明国的英宗皇帝,却是在宴席上抬不起头来。虽说在最下手的帐门处,给了他一个客人的位置,可他心中是五味杂陈,喝不下那马奶酒,吃不下那焦煳鲜美的羊羔肉。对那些裸露的少女,他也不愿多看一眼,他把头埋在餐几上,竭力忍受着对方欢乐的煎熬。
乃公入帐禀报:“大汗、太师,大明皇帝的信使袁彬返回,国使押着十车金银已到帐外。”
英宗的头抬起来了,他之所以忍辱含羞,就是为了这一天,而今总算把国使盼来了,自己回国有望了。
脱脱不花还未及开口,也先已传下命令:“让他们进帐。”
李实在先,袁彬在后,二人步入宝帐。袁彬跪拜,而李实只是拱手致礼:“大汗在上,大明国使李实见礼了。”
脱脱不花毕竟名义上是可汗:“贵使远道而来,一路鞍马劳顿,正可入席饮酒,也算是接风洗尘了。”
袁彬扭脸看见了英宗,急忙上前跪倒:“小人袁彬叩见圣上,幸不辱使命,见到了皇后,押来十车金银。”
李实也就顾不上回答可汗的话了,几步到了英宗面前:“臣礼部侍郎李实叩见万岁万万岁。”
“李爱卿请起,”英宗上下打量,“朕以往对你毫无印象呀。”袁彬一旁解释:“万岁,李大人不避艰险主动提出出任国使,是太后念其忠心可嘉,破格擢升的。”
“难得!”英宗大喜,“待朕回朝之后,还要重加封赏。”
李实转身面对脱脱不花:“大汗,本国使为大明臣子,心中只想着我主还朝。如今十车金银已如约押到,请即派人点验,明日一早万岁爷就可动身了。”
脱脱不花明白他无权决定英宗的去留,便把球踢向了也先:“太师可曾应允大明皇帝?”
也先有点懒洋洋地开口:“李实,你说得也太容易了,十车金银,就想换回一个皇帝,我能做这赔本的买卖?”
英宗一听头嗡的一声:“太师,你身为瓦剌的首辅,官高权重,自当言而有信,明明是亲口对我承诺,怎能出尔反尔?”
也先冷笑几声:“我何曾答应你用金银换人?就是换,这十车也是断然办不到的,除非再加二十车。”
站在也先身后的喜宁煽风点火地跟了一句:“太师,他们这个国使,不过是官位仅仅七品的礼部给事中。”
“啊,用七品官当国使,这分明是对我瓦剌的羞辱。”也先借题发挥了,“若再想用金银换人,非再送来四十车金银不可。”
“这,也先太师你也太不讲道理了,怎么能信口开河呢?”
也先摆出强硬的姿态:“再加四十车,你们同意否?倘若不同意,那皇帝陛下就在我瓦剌终老此生。”
李实反驳说:“一国首辅,当讲信誉,本国使既已前来,且容我将万岁接还,然后自会将四十车金银送到。”
“有道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四十车金银不送到,皇帝休想返回。”也先一锤把话砸死,“条件没商量。”
英宗反问:“太师的行径不能不令人生疑,假如我朝把四十车金银送到,太师你再生变又该如何?”
“你们趁我尚未改变主意,就尽快将四十车金银送到,免得我不耐烦了再增加条件。”也先给英宗和李实施加压力,“怎么样,四十车金银换回一位皇帝,这是何等便宜的生意。”
英宗沉吟片刻,无奈地对李实说:“李大人,你回朝传朕口谕,就再辛苦一趟,尽快押送四十车金银接朕还朝。”
“这,”李实明白四十车金银不是轻易能够办到的,“万岁,还请草书手谕一道,也免得为臣口说无凭。”
英宗想想也有道理,便又亲笔书写了一道旨意:“李大人,多多辛苦,朕就拜托了。”
“万岁何出此言,臣实不敢当。有圣旨在手,臣当尽快返归,早日接万岁还朝。”李实已是热泪盈眶。
今年的寒意来得格外早,北京的深秋清晨已是满地白霜。钱皇后心里有事睡不着,早饭吃不下,在宫院中踱步。要在以往,皇上去上早朝,她还要在床上多躺半个时辰。而今她掐着手指头计算日期,按正常的路程李实也该回京了。她真不敢想象,万一皇上接不回来,朝中会是一种什么情景。她每天都在观音菩萨像前祈祷,愿神明保佑丈夫平安回归。夜间难以入睡,思念丈夫的她,常常是以泪洗面,把龙凤枕都浸湿。而今这泪珠儿,又不知不觉地流淌下来。
奉先殿上,今日的早朝气氛分外紧张。出使瓦剌回来的李实站在殿中,有些吃惊地听着文武大臣们激烈的争吵。自己还能说什么,两手空空而归,皇上还在瓦剌处受罪,虽说并不能归罪于他,但毕竟没有完成使命,他的脸上无光。太监金英把孙太后请到了,路上孙太后已知皇上未能如愿归来。上殿落座后,孙太后开口便问:“众卿,瓦剌追加条件,我们是应是不应?”
于谦的预见成为了现实,他首先回应:“送去四十车金银,也先若再要您几座边关,我朝又当如何?”
王直当然还是原有观点:“这样一来,我朝就被瓦剌牵着鼻子走了。也先再要一半江山,我们给是不给?”
成王的态度是明确的,但他并不直言:“我们不能受制于瓦剌,江山和社稷千万不能丢啊。”
孙太后还是深明大义之人:“如此说来,监国的成王殿下还有众卿,都反对再送四十车金银啦。”
“那是个填不满的无底洞啊。”李实也就讲实话了,“臣在瓦剌的宝帐,万岁也曾当面质问也先,如果四十车金银送到,你瓦剌再言而无信怎样。那也先言道,他而今尚未反悔,难保他以后不反悔。”
“这个也先欲壑难填,必然会无限制地要价,看起来给钱给物都不是办法。”孙太后已是倾向了众人的观点。
“万万不可呀!”钱皇后从后殿冲出,她已顾不得皇室的尊严了,“太后、殿下,为了万岁能够还朝,千万再让李实大人送去四十车金银。”
“皇后娘娘,”于谦诚恳地说,“臣是真心实意要救万岁,为了万岁能早日还朝,只能是废了万岁的名号。”
“你,好你个于谦!”钱皇后气得全身发抖,“万岁待你不薄,当初王振几次三番想要坏你性命,都是万岁将你保全。如今万岁蒙难,你不思报恩,反倒趁机加害!万岁没了名号,瓦剌认为他无用,还不杀他后快?”
“娘娘,这是步险棋,也是唯一一步好棋。我们另立了新君,万岁在也先手中就不再是一张王牌。瓦剌觉得没有利用价值,便有两种可能:一是送还我朝,这样瓦剌还送个人情。再者就可能气急败坏而夺去万岁的性命。但前一种可能性大,后一种可能性很小。”于谦详细阐明他的分析。
“你敢保证万岁没有生命危险?”
“臣不敢百分之百担保。”
“那就痛快送去四十车金银。”钱皇后几乎是下达命令。
孙太后此刻是左右为难,从内心里她承认于谦所说有理,但英宗毕竟是她的亲儿子,废了英宗的皇位,作为亲生母亲,她实在是难以开口。犹豫再三,她还是倾向了儿子:“众卿,此番瓦剌是当着我朝国使之面,提出要四十车金银,当不会再生事端,我们权且再信其一回。”
成王反问:“如若也先再度反悔,我朝这四十车金银可就又白送了。”
“为了万岁回朝,便豁出四十车金银一试。”孙太后不说她思子心切,而把钱皇后抬出,“看皇后哭得泪人一般,也怪可怜的,就是平常百姓,也当使人家夫妻早日团圆。”
成王不好再反对:“儿臣遵旨。”
李实押着四十车金银,再次来到瓦剌驻地。也先逐一验看之后,连连称赞:“贵国还是兑现了承诺,这四十车金银本太师收下了。”
李实接着话茬:“相信此番太师也会言而有信,让本国使完成使命,接万岁爷还朝。”
袁彬也接话道:“万岁早已做好一切准备,今日即可起程。”
也先只是发笑,并不表明态度。
英宗感到有些不妙:“太师不是言而无信之人,两国今后还要交往,朕回朝后定当力主双方友好。”
“本太师也是此意,”也先终于亮明了底牌,“为保两国永无战事,和睦友好,贵国的边关大同与宣府地位关键,贵军发兵征剿我方,俱是从这两城出发。为防以后贵军入侵,请皇帝陛下同意将大同、宣府划归我方。”
“什么?你想要我朝割让大同、宣府?”英宗已是义愤填膺,“这话你怎能说得出口?”
“这是为了双方的和平。”也先又加了一句威胁的话,“而且也是为皇帝陛下早日还朝嘛。”
“你,你,想不到你是个毫无信誉的人,不配做瓦剌的太师。”英宗气极,“这是无赖所为。”
“怎么说呢?”也先还真就是摆出一副无赖相,“你自己也不想想,大明国的皇帝,怎么只值这区区四十车金银呢。放明白些少遭罪,还是书写圣旨交国使带回,让朝中把大同、宣府早日交割。”
“休想!”英宗哪肯再作让步,“你是白日做梦!”
也先又想从李实身上打开缺口:“国使李大人,回去告诉皇后娘娘,只有割让大同、宣府,皇帝才有回归可能,否则就让他如当年的徽钦二帝一样,在这大漠里坐井观天。”
“得寸进尺,贪得无厌,这就是你的如意算盘。给了大同、宣府,你还会再要怀来、居庸关,甚至要我大明的半壁江山。”李实也不顾国使的身份了,“也先,你已彻底暴露了豺狼嘴脸,我朝不会再相信你的谎言。”
“如若不割让大同和宣府,你们就等着给皇帝陛下收尸吧。”也先放出了一句狠话。
李实两手空空返回到北京,此番孙太后没有到奉先殿上议事,而是把李实宣入宫中。只有成王和钱皇后在场,因为事情已经摆明,皇上没接回来。李实如实奏报之后,孙太后先就动怒了:“无耻至极的也先,简直是发疯了!大同、宣府乃边关重镇,岂能拱手予人?”
成王有几分感慨:“看起来还是于谦料事如神,也先果然是以万岁为要挟,他会无休止地要下去。”
钱皇后已经哭不出声了:“太后,万岁他难道就回不来了?要不然就把大同、宣府割给瓦剌……”
“胡说,国土岂可轻让。”孙太后缓和一下口气,“再者说,给了大同、宣府,他再要北京你也给?”
“那可怎么办哪?”钱皇后痛哭流涕。
成王试探着说:“太后,把于谦召来问问他有何主张?”
孙太后明白,于谦的主意定是废了皇上,可孙太后实在不忍心作这样的决断,如今也无更好的办法。她无可奈何地说:“我们暂且不予理睬瓦剌,密切关注其动向,只能是以拖待变了。”
孙太后而今是一言九鼎,事情也就这样无果而终。
北国飘下了深秋的第一场雪,真个是“燕山雪花大如席”。不过落地后很快便融化了,地下并无积雪,但还是寒意逼人。也先驱马在风雪中驰骋,一只出来觅食的白兔,从枯草窠里蹿出,也先催马猛追上去。看准野兔的背部,一箭射出,白兔戛然倒地。
喜宁上前拾起递上:“太师真神箭也,有如此武艺,又深谋远虑,何愁瓦剌不兴,大明不灭!”
也先没有接过死兔,而是问道:“明国国使走了该一月有余了,为何还不见任何动静?”
“小人想太师是个明白人,大明的监国成王,是不会将大同、宣府两座边关送予太师的。”
“成王与皇帝是兄弟,不念手足之情还说得过去。那孙太后就听任亲生儿子,滞留北地不归了?”
“对于皇帝他们不会抛弃,但边关关乎国家安危,决不会轻易割让,太师就别打这个算盘了。”
“那怎么办,就这样傻等下去?”
“太师,小人倒有一个主意。”
“说说看。”
“不要死等明国答复,手中现有的大明皇帝,何不押着他前往大同、宣府,这样,两座边城还不是囊中之物。”
“这样……”
“皇帝到了城下,守将岂敢无动于衷?定会开关迎接。”喜宁奸笑几声,“那边关还不是对太师敞开大门,任你自由出入。”
“好,是个好主意。”也先已然兴奋,“如果成功得到大同、宣府,本太师定会重重奖赏你。”
“小人谢太师。”
也先点齐两万马军,押着英宗皇帝,直奔大同而去。
到了大同城下,也先对英宗言道:“皇帝陛下,现在我亲自来送你还朝,你让大同守将开门吧。”
英宗也不糊涂:“送朕还朝,只需使者足矣,即便带些护卫将士,至多亦不过百余人,太师却率领两万雄兵,怎不令人生疑。”
“你这是多虑了,”也先信誓旦旦,“千真万确,此行就是为送你还朝,带来两万人马,为的是给明军威慑,让他们明白,我瓦剌军是... -->>
瓦剌可汗脱脱不花的金顶宝帐内,八名瓦剌少女的舞蹈令人目眩神迷。那雪白的双臂,雪白的大腿,雪白的胸脯,使在座的已被酒精烧昏头脑的男人们,无不神魂颠倒。他们或狂呼或号叫,或是跑到舞女的身边,伸出他们杀人放火粗糙的手掌,在舞女的身上摸来捏去。也难怪他们这样狂欢,消灭了明朝五十万大军,还活捉了大明的皇帝,这从未有过的巨大胜利,是以往想都不敢想的。而作为失败方的代表,大明国的英宗皇帝,却是在宴席上抬不起头来。虽说在最下手的帐门处,给了他一个客人的位置,可他心中是五味杂陈,喝不下那马奶酒,吃不下那焦煳鲜美的羊羔肉。对那些裸露的少女,他也不愿多看一眼,他把头埋在餐几上,竭力忍受着对方欢乐的煎熬。
乃公入帐禀报:“大汗、太师,大明皇帝的信使袁彬返回,国使押着十车金银已到帐外。”
英宗的头抬起来了,他之所以忍辱含羞,就是为了这一天,而今总算把国使盼来了,自己回国有望了。
脱脱不花还未及开口,也先已传下命令:“让他们进帐。”
李实在先,袁彬在后,二人步入宝帐。袁彬跪拜,而李实只是拱手致礼:“大汗在上,大明国使李实见礼了。”
脱脱不花毕竟名义上是可汗:“贵使远道而来,一路鞍马劳顿,正可入席饮酒,也算是接风洗尘了。”
袁彬扭脸看见了英宗,急忙上前跪倒:“小人袁彬叩见圣上,幸不辱使命,见到了皇后,押来十车金银。”
李实也就顾不上回答可汗的话了,几步到了英宗面前:“臣礼部侍郎李实叩见万岁万万岁。”
“李爱卿请起,”英宗上下打量,“朕以往对你毫无印象呀。”袁彬一旁解释:“万岁,李大人不避艰险主动提出出任国使,是太后念其忠心可嘉,破格擢升的。”
“难得!”英宗大喜,“待朕回朝之后,还要重加封赏。”
李实转身面对脱脱不花:“大汗,本国使为大明臣子,心中只想着我主还朝。如今十车金银已如约押到,请即派人点验,明日一早万岁爷就可动身了。”
脱脱不花明白他无权决定英宗的去留,便把球踢向了也先:“太师可曾应允大明皇帝?”
也先有点懒洋洋地开口:“李实,你说得也太容易了,十车金银,就想换回一个皇帝,我能做这赔本的买卖?”
英宗一听头嗡的一声:“太师,你身为瓦剌的首辅,官高权重,自当言而有信,明明是亲口对我承诺,怎能出尔反尔?”
也先冷笑几声:“我何曾答应你用金银换人?就是换,这十车也是断然办不到的,除非再加二十车。”
站在也先身后的喜宁煽风点火地跟了一句:“太师,他们这个国使,不过是官位仅仅七品的礼部给事中。”
“啊,用七品官当国使,这分明是对我瓦剌的羞辱。”也先借题发挥了,“若再想用金银换人,非再送来四十车金银不可。”
“这,也先太师你也太不讲道理了,怎么能信口开河呢?”
也先摆出强硬的姿态:“再加四十车,你们同意否?倘若不同意,那皇帝陛下就在我瓦剌终老此生。”
李实反驳说:“一国首辅,当讲信誉,本国使既已前来,且容我将万岁接还,然后自会将四十车金银送到。”
“有道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四十车金银不送到,皇帝休想返回。”也先一锤把话砸死,“条件没商量。”
英宗反问:“太师的行径不能不令人生疑,假如我朝把四十车金银送到,太师你再生变又该如何?”
“你们趁我尚未改变主意,就尽快将四十车金银送到,免得我不耐烦了再增加条件。”也先给英宗和李实施加压力,“怎么样,四十车金银换回一位皇帝,这是何等便宜的生意。”
英宗沉吟片刻,无奈地对李实说:“李大人,你回朝传朕口谕,就再辛苦一趟,尽快押送四十车金银接朕还朝。”
“这,”李实明白四十车金银不是轻易能够办到的,“万岁,还请草书手谕一道,也免得为臣口说无凭。”
英宗想想也有道理,便又亲笔书写了一道旨意:“李大人,多多辛苦,朕就拜托了。”
“万岁何出此言,臣实不敢当。有圣旨在手,臣当尽快返归,早日接万岁还朝。”李实已是热泪盈眶。
今年的寒意来得格外早,北京的深秋清晨已是满地白霜。钱皇后心里有事睡不着,早饭吃不下,在宫院中踱步。要在以往,皇上去上早朝,她还要在床上多躺半个时辰。而今她掐着手指头计算日期,按正常的路程李实也该回京了。她真不敢想象,万一皇上接不回来,朝中会是一种什么情景。她每天都在观音菩萨像前祈祷,愿神明保佑丈夫平安回归。夜间难以入睡,思念丈夫的她,常常是以泪洗面,把龙凤枕都浸湿。而今这泪珠儿,又不知不觉地流淌下来。
奉先殿上,今日的早朝气氛分外紧张。出使瓦剌回来的李实站在殿中,有些吃惊地听着文武大臣们激烈的争吵。自己还能说什么,两手空空而归,皇上还在瓦剌处受罪,虽说并不能归罪于他,但毕竟没有完成使命,他的脸上无光。太监金英把孙太后请到了,路上孙太后已知皇上未能如愿归来。上殿落座后,孙太后开口便问:“众卿,瓦剌追加条件,我们是应是不应?”
于谦的预见成为了现实,他首先回应:“送去四十车金银,也先若再要您几座边关,我朝又当如何?”
王直当然还是原有观点:“这样一来,我朝就被瓦剌牵着鼻子走了。也先再要一半江山,我们给是不给?”
成王的态度是明确的,但他并不直言:“我们不能受制于瓦剌,江山和社稷千万不能丢啊。”
孙太后还是深明大义之人:“如此说来,监国的成王殿下还有众卿,都反对再送四十车金银啦。”
“那是个填不满的无底洞啊。”李实也就讲实话了,“臣在瓦剌的宝帐,万岁也曾当面质问也先,如果四十车金银送到,你瓦剌再言而无信怎样。那也先言道,他而今尚未反悔,难保他以后不反悔。”
“这个也先欲壑难填,必然会无限制地要价,看起来给钱给物都不是办法。”孙太后已是倾向了众人的观点。
“万万不可呀!”钱皇后从后殿冲出,她已顾不得皇室的尊严了,“太后、殿下,为了万岁能够还朝,千万再让李实大人送去四十车金银。”
“皇后娘娘,”于谦诚恳地说,“臣是真心实意要救万岁,为了万岁能早日还朝,只能是废了万岁的名号。”
“你,好你个于谦!”钱皇后气得全身发抖,“万岁待你不薄,当初王振几次三番想要坏你性命,都是万岁将你保全。如今万岁蒙难,你不思报恩,反倒趁机加害!万岁没了名号,瓦剌认为他无用,还不杀他后快?”
“娘娘,这是步险棋,也是唯一一步好棋。我们另立了新君,万岁在也先手中就不再是一张王牌。瓦剌觉得没有利用价值,便有两种可能:一是送还我朝,这样瓦剌还送个人情。再者就可能气急败坏而夺去万岁的性命。但前一种可能性大,后一种可能性很小。”于谦详细阐明他的分析。
“你敢保证万岁没有生命危险?”
“臣不敢百分之百担保。”
“那就痛快送去四十车金银。”钱皇后几乎是下达命令。
孙太后此刻是左右为难,从内心里她承认于谦所说有理,但英宗毕竟是她的亲儿子,废了英宗的皇位,作为亲生母亲,她实在是难以开口。犹豫再三,她还是倾向了儿子:“众卿,此番瓦剌是当着我朝国使之面,提出要四十车金银,当不会再生事端,我们权且再信其一回。”
成王反问:“如若也先再度反悔,我朝这四十车金银可就又白送了。”
“为了万岁回朝,便豁出四十车金银一试。”孙太后不说她思子心切,而把钱皇后抬出,“看皇后哭得泪人一般,也怪可怜的,就是平常百姓,也当使人家夫妻早日团圆。”
成王不好再反对:“儿臣遵旨。”
李实押着四十车金银,再次来到瓦剌驻地。也先逐一验看之后,连连称赞:“贵国还是兑现了承诺,这四十车金银本太师收下了。”
李实接着话茬:“相信此番太师也会言而有信,让本国使完成使命,接万岁爷还朝。”
袁彬也接话道:“万岁早已做好一切准备,今日即可起程。”
也先只是发笑,并不表明态度。
英宗感到有些不妙:“太师不是言而无信之人,两国今后还要交往,朕回朝后定当力主双方友好。”
“本太师也是此意,”也先终于亮明了底牌,“为保两国永无战事,和睦友好,贵国的边关大同与宣府地位关键,贵军发兵征剿我方,俱是从这两城出发。为防以后贵军入侵,请皇帝陛下同意将大同、宣府划归我方。”
“什么?你想要我朝割让大同、宣府?”英宗已是义愤填膺,“这话你怎能说得出口?”
“这是为了双方的和平。”也先又加了一句威胁的话,“而且也是为皇帝陛下早日还朝嘛。”
“你,你,想不到你是个毫无信誉的人,不配做瓦剌的太师。”英宗气极,“这是无赖所为。”
“怎么说呢?”也先还真就是摆出一副无赖相,“你自己也不想想,大明国的皇帝,怎么只值这区区四十车金银呢。放明白些少遭罪,还是书写圣旨交国使带回,让朝中把大同、宣府早日交割。”
“休想!”英宗哪肯再作让步,“你是白日做梦!”
也先又想从李实身上打开缺口:“国使李大人,回去告诉皇后娘娘,只有割让大同、宣府,皇帝才有回归可能,否则就让他如当年的徽钦二帝一样,在这大漠里坐井观天。”
“得寸进尺,贪得无厌,这就是你的如意算盘。给了大同、宣府,你还会再要怀来、居庸关,甚至要我大明的半壁江山。”李实也不顾国使的身份了,“也先,你已彻底暴露了豺狼嘴脸,我朝不会再相信你的谎言。”
“如若不割让大同和宣府,你们就等着给皇帝陛下收尸吧。”也先放出了一句狠话。
李实两手空空返回到北京,此番孙太后没有到奉先殿上议事,而是把李实宣入宫中。只有成王和钱皇后在场,因为事情已经摆明,皇上没接回来。李实如实奏报之后,孙太后先就动怒了:“无耻至极的也先,简直是发疯了!大同、宣府乃边关重镇,岂能拱手予人?”
成王有几分感慨:“看起来还是于谦料事如神,也先果然是以万岁为要挟,他会无休止地要下去。”
钱皇后已经哭不出声了:“太后,万岁他难道就回不来了?要不然就把大同、宣府割给瓦剌……”
“胡说,国土岂可轻让。”孙太后缓和一下口气,“再者说,给了大同、宣府,他再要北京你也给?”
“那可怎么办哪?”钱皇后痛哭流涕。
成王试探着说:“太后,把于谦召来问问他有何主张?”
孙太后明白,于谦的主意定是废了皇上,可孙太后实在不忍心作这样的决断,如今也无更好的办法。她无可奈何地说:“我们暂且不予理睬瓦剌,密切关注其动向,只能是以拖待变了。”
孙太后而今是一言九鼎,事情也就这样无果而终。
北国飘下了深秋的第一场雪,真个是“燕山雪花大如席”。不过落地后很快便融化了,地下并无积雪,但还是寒意逼人。也先驱马在风雪中驰骋,一只出来觅食的白兔,从枯草窠里蹿出,也先催马猛追上去。看准野兔的背部,一箭射出,白兔戛然倒地。
喜宁上前拾起递上:“太师真神箭也,有如此武艺,又深谋远虑,何愁瓦剌不兴,大明不灭!”
也先没有接过死兔,而是问道:“明国国使走了该一月有余了,为何还不见任何动静?”
“小人想太师是个明白人,大明的监国成王,是不会将大同、宣府两座边关送予太师的。”
“成王与皇帝是兄弟,不念手足之情还说得过去。那孙太后就听任亲生儿子,滞留北地不归了?”
“对于皇帝他们不会抛弃,但边关关乎国家安危,决不会轻易割让,太师就别打这个算盘了。”
“那怎么办,就这样傻等下去?”
“太师,小人倒有一个主意。”
“说说看。”
“不要死等明国答复,手中现有的大明皇帝,何不押着他前往大同、宣府,这样,两座边城还不是囊中之物。”
“这样……”
“皇帝到了城下,守将岂敢无动于衷?定会开关迎接。”喜宁奸笑几声,“那边关还不是对太师敞开大门,任你自由出入。”
“好,是个好主意。”也先已然兴奋,“如果成功得到大同、宣府,本太师定会重重奖赏你。”
“小人谢太师。”
也先点齐两万马军,押着英宗皇帝,直奔大同而去。
到了大同城下,也先对英宗言道:“皇帝陛下,现在我亲自来送你还朝,你让大同守将开门吧。”
英宗也不糊涂:“送朕还朝,只需使者足矣,即便带些护卫将士,至多亦不过百余人,太师却率领两万雄兵,怎不令人生疑。”
“你这是多虑了,”也先信誓旦旦,“千真万确,此行就是为送你还朝,带来两万人马,为的是给明军威慑,让他们明白,我瓦剌军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